政和杨源乡:“一万五千”绿色产业惠民惠农

2021-12-09 来源:政和县杨源乡人民政府

当太阳在东边的天空泛起鱼肚白,茶林村的朱德寿早已在地里忙起农活。正巧,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杨源乡茶林村下派第一书记陈声石带着沿着田旁的水泥公路走来,“德寿,这么早就在地里忙活了呀。”朱德寿抬头笑了笑,抓起挂在脖子上的毛巾,擦了擦汗,笑答:“最近烟叶收成好,白天忙得不行,我趁着刚起床,抓紧时间除除地里的草”“这么忙活,看来今年烟叶价格挺好啊。”朱德寿笑得更灿烂了:“今年烟叶我种了37亩,平均下来每亩的纯收入都达到了2000-3000元左右,一年下来单烟叶就能赚到十万元。”杨源乡今年烟草种植面积1600亩,每亩烟叶收入4900元,全乡全年烟叶净收入达300余万元。

image.png

烟叶在地里茁壮生长

不止烟叶,位于杨源乡今年花菜、茭白等高山蔬菜价格也是空前的高。杨源乡种植高山蔬菜达7500亩(其中省级高山蔬菜种植示范基地430亩)。往年一元、两元一斤的花菜,价格居然达到了3.5元一斤,大大增加了菜农的收入。

image.png

杨源乡富坂村茭白基地

image.png

在大棚里培育高山蔬菜

人们都说蔬菜是长在地里的“黄金”,在福建省南平政和县东南部的杨源乡,还有一种“黄金”长在树上。

杨源乡翠溪村农民叶圣苏最了解这种“树上黄金”:“今年锥栗收购价格持续保持在八元以上,甚至有时候能达到十元一斤,我们农民在山上一天一个人基本可以采个两三百斤,算算一天就能赚个大几千元,我自己今年种了70多亩的板栗,估计今年单靠它就能赚个十几万元……”叶圣苏越说越兴奋,神色中全是丰收的喜悦。今年,杨源乡今年共种植锥栗3.5万亩,翠溪村种植锥栗达1800亩,平均一亩锥栗收购价可达到2000元左右,单锥栗一项,就使翠溪村全村收入达300万元,户均增收达3万元以上。

image.png

山间的板栗颗颗饱满

image.png

农村烤烟房挂满了烟叶

近年来,杨源乡依托二元地理气候的独特优势,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积极参加中国健康土壤论坛,并与上海绿主妇环境保护指导中心、中国有机大会组委会签约,充分发挥好科技特派员作用,引进健康土壤改良、高效节水灌溉、绿色有机生态种养等技术,大力实施“一万五千”绿色产业工程,即发展高山万亩蔬菜产业、推进高山茶叶、烟叶、蔬菜、茭白、瓜蒌等五个千亩以上规模的农业产业。杨源乡各村将视线从量的提升上转移到质的推进,“富坂茭白”、“天井洋大雪梨”纷纷走向全国。2021年各村增加村财收入10万余元,户均增收达3万元以上。

责任编辑:千岚 

相关推荐

党建引领“微”力量 焕发古街“新”
古田瑞岩:活化古村文化 奏响诗歌新
长汀庵杰乡:党建引领法治赋能 绘就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乡村振兴专家智库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