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德惠:建设新农村 留住“最美乡愁”
2017-10-10   作者:   来源:

  田园、乡村。也许是一棵树,也许是一座桥,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个恬静的所在留给了“乡愁”,这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魂。近年来,德惠市把“绿色发展、生态优先”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总统领,坚持规划先行、产业支撑、重点突出、建管并重,通过选准“五点”、实施“五抓”推动了新农村建设水平整体提升,形成了连片建设、集群推进、组团发展的崭新局面。

  切入点:“点线面”推进

  为使新农村建设达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德惠市提出了“线上开发、点上示范、片上提升、面上推进”的新农村建设总体思路。“线上开发”,就是将德惠七条主要公路沿线两侧的村庄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全力开发和建设,形成新农村建设的景观带。“点上示范”,从296个村中择优选出省市县乡四级重点村62个,其中省级27个、市级5个、县级12个、乡级18个,精心培育,打造精品形成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片上提升”,将18个乡镇分为东西南北四个区域进行布局和建设。每个乡镇建设两个重点村,形成新农村建设的提升区。“面上推进”,其它村每个村抓1个“干净屯”,形成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点。按照这一思路,德惠市新农村建设扎实有序向前推进,形成了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成面的新格局。

  创新点:探索“四种模式”

  德惠市本着“因地制宜、因情施策”的原则,发挥各村优势,科学引导,重点扶持,探索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四种模式”。一是企业兴村。依托“三区三园”引进企业65户、引资186亿元,解决4500人就业,年人均增收5200元,村集体年增加收入15万元;依托64户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年人均增收4300元,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使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强。二是产业富村。目前,德惠有香瓜、葡萄等特色主导产业的村达到156个,在保持原有特色产业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有机香菇等新兴设施农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年实现农民人均增收800多元。三是能人带村。把家乡在外的能人请回来,帮助建设新农村。据统计,53个村的在外能人在基础设施、公益事业和产业发展上投资1.6亿元,建设项目58个,村屯环境基本实现了净化、绿化、美化,调动了村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四是合作强村。有94个村通过扶贫资金和村集体资产资金入股合作社,流转土地6000公顷,转移劳动力18000人,年增加村级收入2100多万元,外出务工人均增收2400元。

  突破点:实施人居环境行动计划

  德惠市把清理村屯环境卫生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深入实施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行动计划。一是开展集中整治。通过坚持开展春、夏、秋“三大战役”,即春季重点清理越冬垃圾,夏季重点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秋季重点整治柴草进屯,农村人居环境有了全面改观。二是完善环卫设施。统一在示范村和重点村的每个社建一个垃圾堆放点,每个村配备一辆垃圾运输车和小铲车,实行垃圾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出台《德惠市农村村屯管理工程实施意见》,建立垃圾日产日清、畜禽粪便集中处理等8章31条制度,有效解决了建而不管、管而不实问题。

  着力点:破解资金“瓶颈”

  遵循“公益建设县为主、规划指导乡为主、组织实施村为主、生活改善民为主”原则,德惠市积极筹措资金,有效破解了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制约。一是政府支持。德惠市财政在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的同时,每年还拿出专项资金5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新农村建设予以支持,2010年以来,累计投入达3.6亿元。二是部门帮。近年来,德惠市63个市直部门共落实帮扶项目283个,总投资1.8亿元。三是乡村拿。2010年以来,乡村将各类资源通过租赁、出售等方式,共筹集建设资金2.2亿元。四是农民筹。组织农民通过“一事一议”筹资酬劳的方式,参与新农村建设。五是社会捐。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帮助建设新农村。据不完全统计,共捐助资金1760万元,建设项目76个。

  关键点:典型示范引路

  德惠市坚持高位统筹和务实推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一是明确责任。落实了德惠市级领导联村、部门包村、企业帮村、乡镇抓村工作责任制,形成了上下协调、左右贯通的组织领导体系。二是严格考核。德惠市委、市政府把新农村建设在农村工作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权重增加到30%,设立单项奖。三是注重宣传。德惠市电视台、德惠市政府网站开辟了“聚焦新农村”专栏,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

  德惠市还将以建设美丽乡村为主题,以发展休闲农业、开发乡村旅游、挖掘历史文化为主线,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目标,以建设“两村两区两园两企”为重点,精心打造一条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体验丰富、绿色安全、文化内涵深厚于一体的“美丽乡村一日游”精品线路,形成串点成线、连线成片、集群成圈,相互衔接、相互融合的发展格局,不断开创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