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区峰尾镇因港而生、因渔而兴,伴随着潮起潮落,将渔猎文化、渔俗文化、渔船文化等一个个文化要素串珠成链,形成独具特色的“渔航文化”。日前,位于该镇诚平村的渔航文化展示馆对外开放,让人们透过历史的沉淀了解峰尾独特文化。
走进诚平村渔航文化展示馆,负责人林配宗正为馆内的第一批客人讲解,这批观众是圭峰中学和峰尾中心幼儿园的学生们,从船模的制作流程到先辈们出海辛勤劳作的故事再到福船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每一个环节都深深吸引着孩子们。
圭峰中学学生林奕宏:“虽然我是峰尾人,但是我并不是非常了解福船文化,通过今天的研学活动,我进一步地了解到了福船文化,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技艺是水密隔舱,通过水密隔舱技艺,使福船在海上航行时遇到危险可以继续行驶,这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古人的智慧。”
圭峰中学学生 刘怡昕:“通过老师的介绍,我知道了福船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永久地收藏了,知道峰尾的航海业和造船业十分的兴盛,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少年,应该要积极的去传承和保护这种文化遗产,不让它流失掉。”
据介绍,馆内的技术工人大部分是明清时期黄氏造船世家的后人,他们按照黄氏传统造船工艺,将各种渔航、商运船型按比例缩小,经手工精雕细刻制成各种船模,目前馆内设有船模及配套渔具等近130件。通过参观展示,让人们更加热爱峰尾的历史和圭峰渔航文化魅力,也更加认识到传承弘扬圭峰渔航文化的重要性。
峰尾镇诚平村渔航文化展示馆负责人 林配宗:“让参观者体验到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宝贵的财产,学习到如何掌握好人生的方向盘,定好位置,同时也让他们认识到如何保护我们的海洋。”
与此同时,展示馆正在建设研学基地,预计今年年底可以对外开放,通过这个平台推介峰尾渔港特色产品。
林配宗:“现在这间展示馆也是诚平村扶贫创业基地,对村里的困难户、扶贫户进行一对一的技术传授,让他们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我们生产出来的船模交给聘用的大学生进行线上线下的销售,推广出去,让我们的福船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