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建三农网新疆7月30日讯 棉铃虫、小麦金龟、黄地老虎、姬蜂......福建援疆干部张恋芳进疆上班第一天就被虫情测报点的这些虫子难住了。南北作物不一样,这些害虫在福建基本没见过,根本分不清……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南北作物差异太大,不懂就不懂,不能装懂,不懂就要学,不能乱指导。”张恋芳放低姿态,边问边学,见到同事就请教,借阅相关书籍自学,坚持每周至少下乡3次,到棉花地、牧区、麦田、制种基地认虫子、数虫子是进疆第一个月的常态。
一个月后,她已经对昌吉市主要作物的病虫害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的科学防治又成了头等大事。虽说教科书上也有很多防治配方,但是她的目标是想编写一份低农残又经济实惠的防治手册。经过向专家请教、反复试验,并综合药效、经济成本、农残量等,终于编写出《新疆苹果、棉花、玉米、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得到植保站同行的认可,并印发赠送给昌吉市农民。
天山南北果飘香,心系农桑人倍忙。今年的昌吉市遇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干旱,高温干旱下病虫害肆虐。6月,三工镇的玉米地、大西渠镇老龙河的小麦地,佃坝镇东沟村的棉花地......每一处都有这位作物病虫害测报兼管理员的身影。
也许你认为援疆就四五个月,做这些规定动作就足够了,可她就是闲不住的人,非要再来几个“自选动作”。
张恋芳在福建已是当地有名的茶叶专家,在看到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的智力援疆通知后毫不犹豫地报名了。怀着对茶叶的热爱,她给自己“找事”,利用周末时间给援疆干部、新疆本地干部、茶叶爱好者开《坚定文化自信 讲好中国茶故事》的讲座,不遗余力推介福建茶,传播茶文化知识,让新疆人民爱上福建茶、中国茶。
万里辛勤因跨界,闽昌情谊永留芳。在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慧尔”智能水肥一体化管理中心,在农之鑫农机专业合作社又看到她的身影,这些都是她的“老关系户”了。原来,她还有个身份,系农业农村部首批农业创业培训师全国共享师资专家。
慧尔农业集团的李总说早在2019年去福州学习时就听过张恋芳老师讲《互联网+现代农业》的课程,这次她进疆后又到基地调研“慧尔”智能的推广情况以及推广的瓶颈,并对如何突破瓶颈出谋划策。
在农之鑫农机专业合作社,张恋芳与农机合作服务联盟理事长马建飞一起挑灯夜战,共同研究《国家智慧农机农艺融合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实施方案,并就如何制定《昌吉州智慧农机信息化管理平台技术规范标准》与专家进行商讨,力争为昌吉州农业大数据平台的构建提供技术规范标准,推动昌吉州农业机械化作业的转型升级。
在昌吉市滨湖镇的朗青牧场,张恋芳又忙活起来当导演,当幕后编剧,她正在帮助朗青牧场拍一段“如何进行农产品市场调研”的视频。当她了解到朗青是昌吉市培育多年的农业品牌,可是在新疆区域外名气还不够的情况后,便在她近期参编的全国农民教育培训规划教材《农业经理人手册》中增加“微信扫一扫看视频”环节,让全国读者通过“扫一扫”认识朗青市场营销的案例。张恋芳说,作为农业创业培训师,深知创业不易,能为新疆农业企业做点事,一切都很值得。
在佃坝镇土梁村、在大西渠镇龙河村、九圣禾公司......张恋芳与各村主干、致富带头人聚在一起,共同探讨产业振兴该怎么做、一村一特色该如何选择......20多天,她走遍了昌吉市8个主要乡镇2个涉农街道的重点村,在充分调研后因地制宜,按照“一村一策”给予产业振兴建议,并给干部送上了她编著出版的书籍——《乡村振兴实战指南》。
另外,在疫情期间,张恋芳还利用居家办公时间,抓紧撰写《昌吉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方向重点研究》调研报告,她表示,想在离开新疆的时候为昌吉人民留下点东西,哪怕是一点建议都可以。
跨界很辛苦,写书很烧脑,可是她在龙岩市农业农村局工作时已经就是个玩“跨界”的专家了。她说:“社会竞争太激烈,演员都跨界当歌手了,茶叶专家也要跨界,要做个全面的‘三农’专家,否则很容易被淘汰。”
赤心不忘农家事,汗水青春大地浇。援疆时间太短,她想做的事情却很多,因此只能争分夺秒。
专家链接:
张恋芳,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茶学专业,农业推广硕士,就职业于福建省龙岩市农业农村局,农艺师,系全国首批农业创业培训共享师资,SYB创业培训师,国家一级评茶师、茶艺师高级考评员、福建省创业导师、福建省科技特派员,长期从事高素质农民培训和茶叶专业技术推广工作,曾主持国家、省、市茶叶科技攻关项目10多项,编著出版《乡村振兴实战指南》、参编出版《农业经理人手册》、《现代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互联网+现代农业》、《新型职业农民素质能力培养》等多本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