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建三农网漳州7月14日讯 7月12日,福建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在叶帆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漳州市华安县上樟村的古樟、古桥、古厝、古道等人文自然景观进行写生和采风,并和村民进行亲切交谈,了解当地风土人情。
古樟树位于上樟村入口处,已经有两百九十二年的树龄,相传上樟村村名就源于这棵古樟树。古樟树见证了上樟村数百年的沧桑历史,也承载着乡亲们的无限乡愁。
据当地村民介绍,古湾桥从明代保存至今,有三百八十多年的历史。整座桥呈南北走向,由长条石干砌而成,不用水泥做粘合剂,是古代建桥史上的一大创举。“这座桥是组合桥,由梁桥和实腹拱桥组合而成,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在华安县境内是独一无二的。”
在古厝内,同学们和村民交谈得知,上樟村党支部原驻村第一书记李炎春在驻村期间为当地经济发展、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所作出了诸多贡献,实实在在提高了乡亲们的获得感、幸福感,生活一天更比一天红火。
据了解,上樟村是当时“升平保”(地名)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邻村的村民都是通过古道去上樟赶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古道在波光明灭、泡沫聚散中见证了当时集市的繁荣与昌盛。
此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情质朴,也感受到了焕然一新的上樟风貌。(白冰 柯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