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服务三农 | 典型案例⑧:“变废为宝”赋能乡村振兴
2022-02-10   来源:中国福建三农网

中国福建三农网光泽2月10日讯 践行“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理念,技术创新赋能乡村振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液态肥料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孔庆波为此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福建省光泽县,村民使用他设计的分层发酵设施,可以便捷地将大量餐厨废弃物制成有机肥,成功破解长期困扰城乡的厨余垃圾处理这一难题。

“变废为宝”简便易行

农村餐厨废弃物产量巨大,村民们往往直接将日常厨余泔水倒入下水沟,流入下水沟的泔水得不到及时处理,污染了地表水和地下水。另外,农村垃圾收集点的餐厨固体废弃物,在高温条件下,易腐烂发臭,释放有害气体,蚊蝇、老鼠汇集,如不加以处理,易造成病原菌的传播感染人类,危害健康。

微信图片_20220210201835.jpg

利用餐厨废弃物精制有机肥项目合作签字现场

孔庆波认为,农村餐厨废弃物具有高含水量、高有机质含量以及营养物质丰富等特点,是“被放错了位置”的资源。构建完善的农村餐厨废弃物回收处理技术体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广大乡村亟待解决的课题,孔庆波为此进行了多年的探索。

闽北山区光泽县,是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县。2020年,孔庆波应邀前往光泽县开展农村餐厨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及处理科技服务。他对当地农村进行深入考察,分析当地农村地区人员居住分散、经济基础薄弱等因素,提出并研究设计出了一套技术方案,既能有效处理餐厨废弃物,又能精制有机肥。

微信图片_20220210201839.jpg

分层发酵设施设计图

该方案依托福建省农业科学土壤肥料研究所持有的相关专利技术——分层发酵池而展开,分层发酵设施主要由固液分离平台、沟渠系统、液体暂存点、沼液发酵池、分层发酵池池体、以及肥料包装平台等组成。

该设施运行简单便利。首先由各户村民收集自家的餐厨废弃物,集中倾倒在指定收集点的收集桶,由卫生员统一将废弃物运往分层发酵池,在投入堆肥前对其进行分拣和固液分离,液体废弃物流入沼液发酵池中发酵,将固体废弃物掺混其他物料后,进入分层发酵池中发酵,发酵完成后即可制备有机肥。

微信图片_20220210201843.jpg

分层发酵设施建成现场

一次投资持续运转

孔庆波带领的团队与光泽县住建局正式签约合作,开展农村分层发酵池示范试点。孔庆波多次深入农村基层进行调研,在分层发酵池示范点建设现场进行指导。按照单个分层发酵池每月生产2吨有机肥的规模计算,每月的肥料收益1200元,每年卖肥料收入1.44万元,基本足以抵付操作员的工资费用。

这样一来,试点村只需支付分层发酵池前期基建费用,后期通过处理餐厨废弃物精制有机肥营收基本可以实现收支平衡,无需持续投入财政资金,实现“一次投资、持续运转”的目标。

微信图片_20220210201847.jpg

分层发酵池示范试点活动现场

试点工作数据显示,分层发酵池所获得堆肥产品的有机质含量完全达到或高于有机肥标准。就这样,餐厨垃圾消化了,有机肥好卖了,村居环境改善了,试点工作受到村民的欢迎,进展顺利,运营实践效果良好。

“分层发酵设施处理餐厨废弃物精制有机肥技术很实用,将成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乡村振兴的利器。”光泽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这一方案成为光泽县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的新亮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供稿)

责任编辑: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