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华安官畲村:山间畲寨 “七彩”蝶变
2022-03-22   作者:黄建和 文 游斐渊 摄   来源:闽南日报-漳州新闻网

每天一早,畲家阿妹蓝彩珍和小姐妹们便穿上畲家独特的“凤凰装”——彩花装饰的长辫高盘于头顶,右开襟的衣裳上镶嵌着金色花边。在村口印有“官畲”二字的巨大牌坊下,她们和着有力的鼓点,为远道而来的客人跳起迎宾舞。

畲族自称“山哈”,意为山里的客人,尊山为王,客山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华安官畲村海拔470米,地处偏远,以前村民靠借靠赊度日,“赊村”山寨穷得出名,人畜混居“脏、乱、差”。畲家村民到镇上赶集,路人店家遥见,双手摇,直叹道“又来赊账了”。

村里老支书蓝金福说起十几年前的情形,感慨万千:“以前我们买东西老是‘赊’,畲村被叫成了‘赊村’,吃都成了问题,住的是茅草屋,没有一座像样的房子。”那时,出行走山路小道,生活物品靠肩挑。

穷则思变,这是中国农村大地上千百年来强劲的念头。

002年,蓝金福到邻村,看到茶厂老板种植铁观音茶,做得风生水起。想到自己欠着一屁股债务,蓝金福心里更发愁了,何时才能卸下这个大包袱呢?

茶厂老板启发他说:“茶叶行业前景不错,赶紧去种茶。”蓝金福听后,动员全家,开垦了7亩荒山。第一年种茶就净赚3000元,第二年光靠卖茶青就实现了利润近6万元。有人带头“小试”,村民内心就稳了,纷纷跟进。

好山好水出好茶,曾经被嫌弃的“天边边”“山沟沟”,成了致富的“金宝盆”,一片茶叶改变了过去一方山水养不起一方人的窘境。

要致富,还得修好路。一条狭小破旧的上山土路隔绝了官畲村与外界的交流。村民二话不说,平整山路,畅通出行路,引来茶叶采购客商的“车轮子”。山间路,成了名副其实的“致富路”。富裕起来的官畲村,山路越修越宽,越修越美。

官畲村,是闽南地区仍保留民族语言的仅有的3个畲族村之一,是闽南畲族文化的重要据点,文化底蕴深厚。得天独厚的畲族文化,如何转成发展的优势?官畲村注重特色村寨建设,走“旅游兴寨”的新路子。2018年底,更是引进旅游公司,村寨华丽转身,成了景区。四面八方的人们云集官畲,唱畲歌、跳畲舞、学畲语、尝畲菜、品畲茶,享受“七彩官畲云上人家”的独特魅力。

走进农家小院,满院花香,老榆木茶几搭配民族风情沙发。全村有90%的村民从事跟旅游有关的工作,有八分之一的人口直接服务于官畲景区。

这些年,华安的官畲村名气渐大。官畲人有闯劲,敢想敢试敢拼,从种植铁观音到乡村游,甩掉了贫穷的帽子,走上致富小康之路。官畲村就像一个小小的窗口,见证农村发展理念的一次次提升,刻录下乡村振兴的一步步坚实的脚印。

等待官畲村做的还有很多——

村里已投资500万元新建一座停车场,新建一条6.5公里的水泥路串联景点。村里正积极申请4A级景区,着手提升一些夜间体验项目……

官畲采茶季 李润南 摄

特色工艺品摆上架

七彩步栈道

靓丽村貌

游客与舞者互动

畲家人民跳起原生态迎宾舞

色彩斑斓的“瓢虫屋”民宿

责任编辑:小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