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丨典型案例(73)郑全富:“折翼”重生报党恩
2022-07-03   作者:白冰   来源:中国福建三农网

人物简介:

郑全富,1974年生,南平市顺昌县手拉手互助养蜂合作社负责人、顺昌县蜂业协会理事,先后获得福建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21年度福建省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等多项荣誉。

图片18.png

苏轼有言:“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飞鸿那复计东西。”人生就好似曲折变化的线条,有高峰有低谷,像飞鸿踏雪泥充满未知。当一个人的人生处于最高处时,要保持警惕、居安思危,因为下一刻有可能向低谷跌落;而当一个人处于生命的最低点时,也应该满怀希望,因为下一秒或许将迎来转折。对于这一人生真谛,郑全富深有共鸣。

黯淡低谷,眼中有光

2014年,郑全富经历了一次人生重创——车祸。在这次车祸中,他的脊椎四节挫伤、五根肋骨骨折,脑部也受到了损伤,并且由于瘫痪,他不得不坐上了轮椅。而此时郑全富的家庭情况不容乐观,大儿子还未成年在外求学,无法支付昂贵的房租,妻子刚刚结束分娩,小儿子出生仅九天。作为家里顶梁柱,郑全富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所有的家庭经济来源都得依靠他。出院以后,全家的积蓄仅剩200元。此次车祸对郑全富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打击,穷困潦倒的生活状况,加上严重的伤势,让郑全富全家的生活几乎跌到了“谷底”,他甚至看不到路在何处,不知未来应该往哪走,对生活失去了希望。

直到2015年,事情出现了转机。由于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郑全富被核定为福建省顺昌县洋墩乡洋坑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政策的“春风”吹进了家门。同年12月,当地政府联系到郑全富,同他一起出谋划策,为未来寻找出路。“还躺在病床上,县里、乡里和村里的干部就来看我,跟我商量脱贫门路。”早有主意的郑全富提出,他“想学养蜂”。

了解到福建农林大学蜂学学院定期组织培训班,乡里便利用结对帮扶领导争取来的5000元产业培训资金,提前与校方联系,为郑全富报上了名。2015年底,大病初愈的郑全富,参加了这期近20天的培训班,在“养蜂世界”里如饥似渴地学习。国家、政府和周围人对自己如此尽心尽力,他本人也重新燃起了希望,鼓足了干劲。

图片19.png

“对我来说,这是一根难得且珍贵的‘救命稻草’。”郑全富把自己扎根到学习的土壤里,跟着蜂学院的教授们刻苦钻研养蜂技术。通过学习,他的养蜂技术有了质的飞跃,不仅解决了蜜蜂病死率高、蜂蜜产量低的难题,还学会了人工育王技术。他再也不用背着蜜蜂篮到深山中去引蜂种,仅依靠人工繁殖,就可以迅速扩大养殖规模,这让郑全富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插上“新翼”,展翅高飞

“出师”后,郑全富开始在顺昌自行养蜂,建起了自己的养蜂场。起初的创业资金由政府资助5万元,郑全富依靠自己过硬的养蜂本领,将这来之不易的每一分钱都用到了刀刃上。在众多蜜蜂品种当中,郑全富选择了中华蜂,这一品种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它不像意蜂只环绕在单一的花卉品种中,只采集一种花朵的蜜。而采百花蜜所产的蜂蜜,不仅有百花香味,营养价值也会更高。除了蜂蜜这一主要产品以外,郑全富的养蜂场还生产蜂蜡、蜂蜜酒等衍生产品。

要说创业,当然不可能一帆风顺,郑全富也同其他的创业人一样遇到了创业困难——销售问题。由于自身人脉和资源的不足,单靠自己一个人很难将蜂蜜等产品销售出去。在销售伊始,他请自己的朋友一起帮忙代销,当地政府也加入到了这一行列当中。乡、村两级采取措施,在村里成立蜂兰种养合作社,注册“兰亭序”品牌商标,让郑全富依托合作社、品牌,以及电商平台解决销售问题。

养蜂过程中,郑全富遇到难题就向福建农林大学的老师请教,技艺越发娴熟,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的资源。客户范围从顺昌本地扩大至建阳、建瓯等地,常年订单不断,不少客户已是他的回头客。“2018年蜂蜜产量4000多斤,收入20万元;2019年受洪灾影响,蜂蜜产量下降,但是靠卖出的500箱蜂种,也赚了20多万元。”已然精通“魔术”的郑全富一举摘掉了“穷帽”,全家人从低矮的小土房搬进了明亮宽敞的新房子,安居乐业,其乐融融。

“我起死回生了。”郑全富开心地说,苦日子终于过去了。截至目前,郑全富养殖的蜜蜂已发展到近1000箱,每年收入稳定在15万元左右。

雨露之恩,涌泉以报

郑全富成了十里八村知名的养蜂模范,不少村民慕名前来学艺。“政府帮我脱贫,我也要力所能及帮助其他人,积极回馈社会。”郑全富坚定这一想法,立志成为“致富引路人”。

图片20.png

2018年,郑全富担任创业农户培训专业课老师,他将所学的养蜂知识倾囊相授,并用自己的养蜂场作为实践基地对大家进行实操培训。目前,他已累计培训了90名困难群众。针对他们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无论路途远近,他都上门指导,现场帮助解决,细心如斯,耐心如斯。

有一回,仁寿镇塘后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吴广英哭着告诉郑全富,她家蜜蜂突然死了好多。郑全富二话没说,立即骑上摩托车赶到她的养蜂场,实地“把脉诊断”。原来,这里的柑橘种植户给扬花的桔树喷洒了农药,蜜蜂采花蜜时中毒了。“吃一堑长一智,只要还有蜂群,就有希望”。郑全富安慰她道。2020年初夏,吴广英的蜂群扩展了10余箱,仅首期割蜜20多斤,就收益2000多元。看到眼前的光景,吴广英笑了,郑全富也笑了。

在政府推动下,2019年,郑全富注册成立了顺昌县手拉手互助养蜂合作社,把更多的困难群众拉进来,一起致富。大家互帮互助、集思广益,在养蜂之路上共同前行,做到了社员年均增收3万元。

“做人一是要感恩,二是要厚道踏实,我要帮助别人,那我就一定会脚踏实地切切实实地帮助到别人。”这是郑全富的人生信条,在这条甜蜜的人生大道上,郑全富知行合一、阔步向前。

“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牢记报党恩”。时至今日,郑全富的家门口还贴着这副自己撰写的对联。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郑全富表示,今后将尽己所能,把更多困难群众养蜂的路子引导好、服务好,让更多人通过养蜂富起来。

责任编辑:徐辰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