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瓷韵悠扬,助学筑梦”实践队师生深入泉州市德化县浔中镇高阳村,开展乡村文化调研与国家资助政策宣传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传递国家政策温暖。
高阳村牛栏咖啡馆
在高阳乡村艺术馆,实践队参观了由牛栏改造而成的“网红”咖啡馆——高阳村牛栏咖啡馆。咖啡馆被称为现实版的“有风小院”,馆内充满文艺气息的环境令队员们赞叹不已。高阳村党支部书记陈书堤向实践队介绍了村庄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高阳村充分发挥近郊优势,在传统种植业基础上,积极发展“庭院经济”“林下经济”等新模式,结合休闲农场、四季采摘园、柴烧工作室等特色项目,完善配套设施,推动旅游线路建设,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高阳村党支部书记陈书堤向实践队介绍了村庄的发展现状
随后,实践队来到高阳村党群服务中心,与党支部副书记陈怡昕进行交流。陈怡昕详细介绍了高阳村的人口结构及文化故事,重点分享了“瓷帮古道”的历史与修复工作。这条古道曾是德化外销瓷器的重要通道,高阳村段可直接通往永春县。古道上“一屋跨两县”的趣闻和其在抗战、解放战争时期的红色故事,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这条商道承载的文化与精神内涵。
实践队在高阳村党群服务中心交流座谈
实践队还深入村庄,开展国家资助政策宣传与调研。队员们分组行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讲解国家助学贷款、奖助学金等政策内容,并发放宣传资料、进行调研。一位村民激动地表示:“家里孩子今年考上大学,你们讲的政策太及时了,助学贷款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通过面对面交流,队员们不仅将政策送到村民手中,还实地了解了村民对资助政策的知晓程度和实际需求,为困难学子求学之路点亮了希望之灯。
实践队与高阳村党支部书记陈书堤合影
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调研之旅,更是一次暖心服务之行。队员们通过实地走访,深入了解了高阳村在乡村振兴中的创新实践,同时将国家资助政策送到村民手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为乡村振兴贡献了青春力量。(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瓷韵悠扬,助学筑梦”实践队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