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农信联社:发力金融“五大篇章” 书写山海共富新答卷
2025-09-05   作者:陈思健   来源:中国福建三农网

清爽的海风拂过罗源湾畔,奏响海上秋耕的动人乐章;白色的食用菌在菇棚中舒展身姿,撑起群众致富好“丰”景;还有银色的钢铁、绿色的花卉苗木……一幅景美、业兴、民富的多彩画卷在罗川大地徐徐展开。而这美好“丰”景,离不开一双金融大手强有力的“托举”!

作为扎根罗源七十余载的本土银行,罗源农信联社始终以服务乡村振兴和实体经济作为经营定位,在科技、绿色、普惠、养老等领域持续深耕,将新时代金融答卷写进山海之间、烟火深处。

串珠成链 厚植科技向“新”力

近年来,罗源县立足毗邻宁德时代地缘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招引落地新能源配套项目33个,带动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在这里,“绿色冶金+新能源”的“双龙抱珠”现代化产业格局正加快形成。

走进罗源广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这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的企业,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厂商对制造材料需求的激增与质量要求的提升,企业亟待转型升级,却也因此面临不小的资金压力。罗源农信联社金融助理了解到企业的情况后,立即前往生产一线,与企业负责人、车间工人深入交谈,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订单情况与资金需求等,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最终,2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迅速到账,为企业承接更大规模的订单增添了信心。

图片1.png

罗源广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今年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县域重点产业“四链”融合发展的战略部署,罗源农信联社制定专属行动方案,构建“1+2+N”专项服务机制,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集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全链条金融服务方案。同时,为更有效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问题,罗源农信联社依托数字风控系统,运用人工智能、远程银行等技术手段,对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进行“精准画像”,让企业技术“软实力”变成融资“硬通货”。

点绿成金 绘就绿富同兴好景致

罗源农信联社紧密结合国家“双碳”战略导向,将金融活水精准引向绿色产业,让“林下生金、海里淌银”的美好愿景,在罗川大地上一步步变为现实。

“靠山吃山”如何吃出“新滋味”?在霍口乡东宅村,张大哥最近终于卸下了心头重担。他筹备已久的中草药种植项目,因前期开荒、种苗、设备投入已耗去35万元,后期的资金缺口一度让项目陷入停滞。罗源农信联社金融助理在了解相关情况后,立即受理并办理了张大哥申请的45万元贷款。如今,看着地里冒出的幼苗,张大哥的脸上满是憧憬。

图片2.png

金融助理在渔排观察鲍鱼生长情况

而这样的支持,同样惠及罗源湾畔的绿色养殖业。近年来,罗源农信联社重点支持龙须菜、海带等本土绿色养殖,共为绿色养殖企业和经营户提供6800多万元的信贷支持。“没想到从事绿色养殖还能获得低息贷款,农信社真是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罗源星耀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感叹道。该公司主打绿色生态养殖,罗源农信联社金融助理为其匹配了低息绿色信贷产品,助力其顺利扩产。

聚焦清洁能源、绿色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等重点领域,罗源农信联社持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累计提供各类绿色融资金额达1.18亿元。

惠企利民 擦亮金融为民底色

作为普惠金融主力军,罗源农信联社以创新为笔,服务为墨,让金融活水润泽千企万户,近三年累计投放普惠领域贷款超100亿元,惠及3000余户小微企业。

金融助理为农户讲解金融知识

2022年9月,罗源农信联社组建起“乡村振兴金融指导员”队伍——他们既懂金融政策,又熟悉乡土人情,成为连接金融机构与政府、企业、乡村及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今年以来,依托这支队伍,罗源农信联社开展“普惠金融推进月”活动,乡村振兴金融指导员们走村入户、进企访厂,把信贷产品、金融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这样的主动服务,恰好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从事花卉种植的林大哥经营罗源县上澳农业专业合作社多年,近期有扩大种植的想法,在一次乡村振兴金融指导员上门时,偶然了解到“乡村振兴贷”这一信贷产品,林大哥当即动心,马上提交了贷款申请。

与此同时,罗源农信联社更将“金融为民”延伸至细微处的便民服务。在县域行政村布设164个金融服务便民点,村民在家门口即可实现领取养老金等小额现金支付业务;携手村居、社区、学校、卫生院等单位开展春节、拗九节、端午等主题节日活动100余场;向群众普及反诈防骗、反洗钱、防范非法集资等金融知识。

暖心护航 服务银龄美好生活

图片3.png

罗源农信联社永同信福农驿站内部场景

养老金融承载着千家万户对幸福晚年的期待。依托营业网点遍布城乡,与当地百姓最亲、最近的服务优势,罗源农信联社在网点适老化改造、服务流程优化、金融产品创新上持续深耕细作,让银发岁月更有品质、更添温度。

走进罗源农信联社各营业网点,老花镜、放大镜、轮椅、雨伞、急救药箱等适老化服务设施早已成为标配。考虑到许多老年人习惯使用纸质凭证,罗源农信联社保留了纸质存折、存单等传统服务方式,并制定老年客户支付服务业务操作指引,让老年客户在熟悉的服务模式中办理业务,减少“数字鸿沟”带来的困扰。

对于行动不便、无法前往网点办理业务的高龄老人,罗源农信联社更推出上门服务暖心举措。此前,高龄的陈先生常年瘫痪在床,因社保卡未激活无法使用,急需用钱却无法取款。网点工作人员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当天就带着设备赶到乘风村,上门帮陈先生办理了社保卡领卡激活业务。“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这服务真是暖到我们心坎里了!”陈先生的家人激动地说道。

为精准对接老年群体的差异化服务需求,罗源农信联社积极整合多方资源,联合县民政局、凤山镇人民政府、七彩罗川长者食堂等单位共同推出“慈善积分存折”。根据中老年客群偏好特征,推广“敬老金”特色储蓄产品,助力老年客户的资产实现稳健增值。重新调整手机银行界面布局,推动财富管理渠道与服务融合,不断增强老年客群对金融服务的幸福感、获得感。

图片4.png

以数字为媒 智绘数字乡村新图景

乘着数字经济东风,罗源农信联社不断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建设,打造“1+5+N”数字服务体系,即1个手机银行、5大线上平台、N个场景生态,推动基础金融服务更加均衡可及。

罗源农信联社始终以“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通过搭建本地化数据仓库,归集政务、户籍、存贷款、涉诉等内外部数据,实现T+1入库更新,同步开发自建清单分析系统,秒级匹配外部客户清单,精准识别农户信用画像。

图片5.png

金融助理下乡开展水电费代扣签约

为平衡金融服务效率与风险防控,罗源农信联社创新探索“线上+线下”背靠背评议机制,线上通过自建系统预筛高风险客户,将风险在源头进行扼杀;线下联合村委、村民代表进行背靠背评议,获取村民生产经营情况等相关信息,有效压缩整村授信时长,提高授信效率。

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建模分析客户需求,结合金融夜校宣讲、商户实地走访等接地气的服务方式,定向推送“乡村振兴贷”“福村贷”“商户快贷”等特色产品,重点支持罗源鲍鱼养殖、菌菇种植等富民产业。起步镇的菇农凭借白名单预授信,最快1天即可获批15万元贷款,较传统流程提速80%。

未来,罗源农信联社将持续以初心为舵、以创新为帆,在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实体经济、增进民生福祉的航程中笃定前行,在罗川大地上续写更多山海相依、城乡互融、百姓共富的新时代篇章。(文/图 罗源农信联社 陈思健)

责任编辑: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