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走进龙岩市连城县莒溪镇高地村,探寻这片宁静村庄背后隐藏的生态密码与深厚文化底蕴,发现其村口那片传承数代的“风水林”,不仅是客家先民生存智慧的结晶,更是如今村庄走向外界的亮丽名片。
高地村安静地卧于高山谷地,东西绵长、南北窄收,宛如天地间一叶安详的舟。村中水声潺潺、鸟鸣阵阵,历史年轮在此留下深刻印记,宋属河源下里,明、清属河源里,然而这些历史痕迹并未带来沧桑戾气,反而与满山绿意、潺潺溪流融成古朴沉静气息。村内民宅依山而建,有钢筋水泥高楼新居,也有木梁黛瓦旧制,旧厝木色深褐、瓦片青苔茸茸,整个村子被青山翠竹环绕。

高地村风水林
村口的水口林——客家人代代相传的“风水林”。几株参天水杉如默然无语的巨人,披着满身鳞甲,深褐色树皮、虬然枝干直指苍穹。数百年来,它们历经风霜雨雪、春秋更迭,见证村中炊烟升起散去、孩童啼哭老去,是高地村活着的历史。
水杉树下,一方小小的土地公神龛静静立在虬结树根旁,龛前石板犹有淡淡香烛痕迹。在客家人心中,这里是与天地沟通的坛城,村民于此祈福,土地公与风水林在他们心中浑然一体,是安宁与希望的寄托。村民抚着水杉树干介绍,“这片林子是高地村的宝,老辈人传下话,水口林是村子的‘衣冠’、锁住‘生气’的屏障,谁也动不得。”话语虽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这片“风水林”并非玄虚的堪舆之术,而是客家先民生存智慧的诗意结晶。他们从与自然的漫长相处中体悟到,栽植风水林可弥补村落出入口空间开阔问题,引导和优化自然之力,构建“山水环抱”的完美小生态。这片林木成为村落“绿肺”和“天然空调”,繁茂林木既是好风水证据,也是营造好风水的手段。
这种“天人合一”境界与朴素信仰,化为数百年来的村规民约。村民们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这片林子,即便最顽劣的孩童也知晓林子一草一木折不得。而林子也以磅礴生命力回馈守护者。村民回忆道:“1996年、2006年,上杭、长汀、永定特大洪灾很是惨重。可我们高地村,靠着这片林子,溪水是涨了些,却平平稳稳,村里没闹水患,也没见着大的水土流失。”
近年来,高地村得天独厚的生态成为走向外界的名片。村里依托满山青翠发展乡村旅游,漫步修葺一新的乡间小道,呼吸被林木过滤的清冽空气,城市带来的逼仄与焦虑被无限空间与宁静稀释,令人心旷神怡。而整片风水林,仿佛一件巨大的、墨绿色的斗篷,温柔地覆盖着这片土地,守护着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的人们。(文/图 吕洪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