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博会:农业科技的“梦工厂”
2017-05-04   作者:   来源:中国新闻网-农民日报

  新奇蔬菜展

  空中红薯

  空中红薯是利用深液流栽培模式,将红薯由传统的土壤栽培变为水耕栽培。水生根系为植株提供充足的水肥,压蔓产生的不定根成为储藏根,实现了根系的分工合作,一次种植,多年采收。据测算,单株冠幅60平米的“红薯树”,一年可以收获1200多斤红薯。

  巨型南瓜

  南瓜是蔬菜中资源最为丰富、形态变化最大、最具有变异性的种类,被专家称为植物界的“多样性之最”。巨型南瓜植株长势强,生长面积可达几十平方米。全生育期110天左右,幼瓜长到5公斤时开始迅速膨胀,最快的时候每天要长5~10斤,单瓜最重达到500斤以上。巨型南瓜颜色鲜艳,集观赏、食用价值于一身,主要用于城市的观光农业,也可以作为特殊场景的装饰品,美化人们的生活。

  水培芽苗菜

  “不施肥、不撒药,只要有水就能在家种植,一个星期就能收获。”这就是生长在纸上的新一代水培芽苗菜,你只需要一个托盘、一张纸、一把种子、一个喷壶。纸用来起到固定和保湿作用,种子在水下依靠自身的养分就能长成芽苗菜,生长全过程不用农药和化肥。

  椰糠番茄

  椰糠番茄,其实是指用椰糠作为基质进行无土栽培的西红柿。椰糠用椰子壳加工制成,吸水性、透气性良好,来源广泛还能自然降解。椰糠栽培模式改变了传统种植的诸多不足,大幅度减轻了病害、细菌、根线虫对番茄的危害,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产量。

  4月20日~5月30日,以“绿色·科技·未来”为主题的第十八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在山东寿光向世人开放。一批批蔬菜科技成果集中亮相,引来了人们的关注。本期我们带您一起看看本届“菜博会”上的新科技!

  手机种菜——现实版的“开心农场”

  “当前监测值:土壤湿度15.7,土壤温度20.5,空气湿度62,空气温度27。补光灯关闭,水阀打开,气帘关闭……”手指轻轻滑动,我们就能查看动态监测界面,一项项棚内的实时数据清晰地呈现在眼前。点击“棉被”后接着点击“关闭”按钮,自动卷帘机接收到指令,棉被缓缓收起……这就是“智慧农业物联网大棚管理系统”,一款手机上的智能应用软件,但不同于其他APP的是,它是现实版的“开心农场”。

  “智慧农业物联网大棚管理系统”,能够通过传感设备实时采集大棚内的空气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数据,通过移动4G无线网络传送给云平台,云平台通过预先设置的参数自动控制放风设备、补光灯、卷帘机、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等。用户也可以在手机、PAD、PC端查看各项数据,并实现远程控制,极大地节省了人工成本。想体验“手机种菜”?快来下载吧!

  光伏农业——从蔬菜大棚到“植物工厂”

  钢化玻璃的橱窗上挂着LED显示屏,数据显示当前“车间”内的温度为22℃、湿度70%。透过橱窗能看到,绿油油的蔬菜一颗颗有序地栽植在工厂化的植物台车上,不同色彩的LED光线照射在上面,营造出一种奇幻的场景,这就是“植物工厂”。

  “植物工厂”是利用物联网系统对植物生育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条件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使设施内的植物生长不受自然条件制约的省力型生产。将光伏太阳能应用到“植物工厂”中,除了LED补光系统外,还可以配合营养液循环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大大降低蔬菜大棚的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

  光伏太阳能温室使得大棚既有发电能力,又能为蔬菜或是食用菌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利用光伏太阳能与LED系统相结合,根据蔬菜生长不同时期PPFD的需求量智能调节光通量的大小,延长光照时间,缩短生产周期,让蔬菜在全人工环境下完成生长。同时,光伏太阳能大棚很好地解决了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争地的矛盾。

  蔬菜树——为单株产量“插上翅膀”

  “这上面遮天蔽日的是……西红柿?怎么还有红薯!”刚一走进“菜博会”的10号馆,就听到人们三五成群地小声议论。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一些蔬菜,全都“拔地而起”悬挂在高大的树上,游客们纷纷抬头观望。

  上面说的这些,其实是蔬菜树。蔬菜树是用常规的优质蔬菜种子,采用多杆整枝的管理手段和综合环境调控技术,结合营养与生理调控,从而实现无限生长和单株生产的最高产量,让草本植物的蔬菜达到木本植物树状结构的观赏效果,还能获得比传统设施栽培高得多的产量。

  单株“西红柿树”覆盖面积可达150平方米,累计结果能达6000多斤。单株“黄瓜树”累计结果可达5000多条,200多斤。单株的“红薯树”年产量可达1000多斤。单株“辣椒树”累计结果最多可达600多个,100多斤。植物有着巨大的生理潜能,蔬菜树的种植成功就是对单株遗传潜力的重要突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