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湖是杨梅之乡,由于上市时间短,保存难,杨梅销售曾经困扰着当地果农。这两年随着新的营销方式的引进和创新,当地人通过“互联网+”和延伸产业链的的方式,把过去“挑着卖”的杨梅变成了如今的“坐着卖”,实现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眼下正是小湖杨梅大量上市的季节,在小湖镇的“磨林扬眉农庄”里,农庄的主人徐治福忙得不可开交。
:就是采杨梅怎么选啊?
徐治福:像这种紫色的就完全成熟了,这种风味是最好的。全熟的是已经会黑色,像这个熟透掉它都会变成碳一样。像这种的甜度就非常好。
:像这种的采下来可以直接吃吗?
徐治福:可以啊,我们都没打药的,绿色是绝对有。
:就可以直接吃。
徐治福:我们去年糖度计有测过,最高的达到13度多。
小湖是杨梅之乡, 2017年全镇的杨梅栽培面积就达到了3500亩,年产量达3000吨。每年到了端午节前后,像徐治福这样的杨梅种植园,总能吸引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
:你们从哪边过来的?
游客:我从小松那边过来的,就是慕名而来。杨梅季节熟了,听说这边杨梅很好吃,就特意过来。你看我这一直忙着吃,都没空摘掉。
我们今年的天气都不错,那来的游客还是非常多的,那像周末的时候,那就是说我都不敢站这里,热闹得很,那就是说(游客)挤来,我们吃饭的时间都没有。
徐治福说,小湖杨梅的上市季节往往遇到雨季,采下的杨梅不易储存。在过去像他这样的杨梅种植户,销售渠道单一,要么批量卖给批发商, 要么自己在路边挑担销售,常常是增产了却没有增收。
这两年,徐治福在镇政府的帮助下,和其他果农一起成立了合作社,尝试电商模式销售杨梅,并修了路搞起了采摘游,还建了加工车间和冷库,线上线下销售杨梅酒、杨梅干等。眼下正是杨梅销售旺季,徐治福的手机一刻也闲不下来,不断有下单信息传来。
产量今年差不多五六万斤左右,订单啦还有走快递的模式,然后后期的深加工做杨梅干、杨梅果酒。
目前,小湖镇已建起了杨梅科普示范基地,帮助种植户培训技能,提升品质管控水平,做大“小湖杨梅”品牌,实现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