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天下先 青山变金山
——武平县打造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升级版”
2018-08-06   来源:闽西日报

近日,正值盛夏时节,一拨拨游客频频造访武平县城厢镇云礤村,流连于小桥流水和“森林人家”间,尽情享用着好生态、好环境。这个有着“云中村寨”美誉的村庄,处处洋溢着好生态带来的幸福感。

  然而,十几年前,云礤村村民纷纷搬离这个偏僻的山村,村庄日趋凋零。当人们一度以为它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时,中国改革发展的春风吹来,让云礤村有了华丽转身。

  这就是被誉为“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中国农村又一场伟大革命”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武平是习近平总书记亲手抓起、亲自主导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发源地。从2001年的敢为天下先,到此后17年的探索深化;从“四权”到“三率先”“两统一”,直至被誉为“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持续为全国林改探路、拓路,走出了一条“生态美、百姓富”的特色发展之路。

  敢为人先 林改开先河

  武平“八山一水一分田”,希望在山,出路也在山。

  林业,曾是武平最重要的发展资源,也是最大的发展优势。然而,在2001年以前,当地林业发展饱受“乱砍滥伐难制止、林火扑救难动员、造林育林难投入、林业产业难发展、望着青山难收益”的“五大难题”的困扰,这在当时也是全国林业的普遍困境。

  农民“还山于民、还权于民、还利于民”的呼声日益高涨。改革势在必行。

  不改没有出路,唯改才有活路。2001年6月,武平选择捷文村为试点,把集体林均分到户,颁发了全国第一本新版林权证,随之形成了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这“四权”为主要内容的武平林改模式。

  这个做法在当时既没有上级授权、也没有法律依据、更没有经验可借鉴。然而,武平以敢于自我革命的气概,顶住重重压力,拉开了全县林改的序幕,在全国“领跑”出第一步。

  基层的群众实践,渴望着来自顶层的呼应。时间指向2002年6月21日,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专程来到武平调研林改工作,作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从山下转向山上”的历史性决定,为林改指明方向、一锤定音。

  武平林改经验由此逐步向全省、全国铺开,“四权”等林改模式被吸纳进中共中央、国务院2008年6月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成为国家林改举措。

  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从武平出发,中国林业走上了解放农村生产力、激活林农积极性、建设美丽生态中国的改革发展和希望之路。武平林改,成为闽西乃至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又一面旗帜。

  接力奋斗 探索无止境

  “分山到户”仅仅是林改的第一步,如何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才是林改的核心目标和关键所在。

  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武平林业发展又遇到“评估难、担保难、收储难、流转难、贷款难”的“新五难”问题,加快林业机制体制创新势在必行。

  “林改的方向是对的,要脚踏实地向前推进,让老百姓真正受益!”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武平人民再一次以自我革命精神创造性地实现了“三个率先”,树起一座座绿色丰碑——

  率先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盘活林农资产。在2004年起探索实行林权直接抵押贷款的基础上,2017年又在全国率先推出“普惠金融·惠林卡”,并向全国推广。目前全县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3.95亿元,贷款余额3.14亿元;“惠林卡”授信1057户9362万元,用信6085万元,一举盘活万重山,实现林业发展“有钱投”;

  率先探索商品林赎买,将饮用水源区山林划为县级生态公益林,以租赁形式进行赎买,让商品林变身“绿色不动产”。武平被列为全省首批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试点县,目前完成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2.5万亩;

  率先探索借“林”扶贫,努力做到“不砍树也致富”。探索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林产品精深加工三大产业扶贫模式。2017年,全县林业总产值58.6亿元,林下经济产值27.6亿元。全域旅游蓬勃发展,被列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2017年旅游接待人数20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3亿元。

  武平不懈探索,持续推进林业配套改革,有效破解林业发展深层次矛盾,释放出强大生产力,让荒山育成“绿山”、让农民捧上“金山”、让发展有了“靠山”。

  从探路者到拓路者,武平林改再次吸引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2017年5月23日,总书记对福建、武平林改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福建林改15年来取得的成绩。7月26日—27日,全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场经验交流会在武平召开。

  牢记嘱托 发展迈大步

  看着大棚里的花卉、林下生长的草药、奔走的土鸡和飞舞的蜜蜂,武平人民由衷感叹:“这些年的变化,让大家慢慢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靠山吃山’。”而时下,“来武平,我‘氧’你!”的时尚口号更是广为传播。

  十七载接力求索,武平干部群众以改革探路,用实践作答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生态美、百姓富”有机统一的科学理念。

  17年来,该县造林面积75万亩,超过林改前25年总和,森林覆盖率达79.7%,县财政收入增长11.2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1993元,农民人均林业纯收入增加了8.8倍;原先的国定贫困县连续两年荣膺“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先后荣获“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进典型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国家园林县城”“中国天然氧吧”等一系列国字号荣誉……一座“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生态文明城市正生机勃勃地铺展开来。

  今年1月15日,中办调研室转达总书记对捷文村群众来信的重要指示:希望大家继续埋头苦干,保护好绿水青山,发展好林下经济、乡村旅游,把村庄建设得更加美丽,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总书记的来信更加坚定了武平人民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促进了林农爱林、护林、管林的积极性。

  发展不停步、改革无止境。“武平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武平林改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站上起点,发扬‘敢为人先、接力奋斗’的武平林改精神,巩固成果、持续创新,在推动绿色发展、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中再创佳绩。”26日,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武平县委书记陈厦生作出郑重承诺。

责任编辑: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