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山地里种出“旅游经济”
2018-11-05   来源:闽东日报

白云山梯田收割。

郑望 林耀琳 文/图

福安高山有16万亩单季稻田,人们常说“巴掌地,脚板田”发展受局限,这样的田地种什么都受限制,怎么能致富?然而金秋时节,上白石镇里垄坑村梯田稻谷成熟,种粮大户陈胜杰种植的80亩“白石一号”不仅吸引游客前来观赏,而且出产的有机生态红米俏销市场。

白云山梯田:体验人工收割

从白露至霜降时节,福安白云山脚下的咸福村,稻田丰收,山地稻田成了人们体验农耕旅游的好去处。不少游人络绎不绝前来赏景,并争先到稻田里拾稻穗,体验农事。

民以食为天,田是人的命根;田以水灌溉,水是田的命根。水的命根子,则是森林和树木。基于此,智慧的“垦田而居者”,顺应自然,将村寨、森林、水系、梯田四个要素和谐统一。山民们沿坡地分段建造阶梯式农田,在切入山坡的平地种植庄稼,具有蓄水、保土、增产的作用;以梯田田埂和水渠水沟为通道,连接起溪流、风水林、梯田、村与寨,形成农耕生态的一道风景线。“瞻彼阪田,有菀其特”。散落山间的“巴掌田”,大的不过一亩,小的仅有畚箕大。因此,民谚用“斗笠丘,眉毛丘,蛤蟆一跳过三丘”来形容这些典型的碎田块。不过,这叠叠水田从座座山头延展而下,如串串银链山间挂;似排排绿浪从天泻,堪称这方先民留下的杰作。梯田如彩画,一年四季景观各异,有着不同神韵。当今的山民也知道梯田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生产粮食。更何况,这里的梯田还与“白云山世界地质公园”朝夕相伴,辉映成趣。如果能把潜在的山水田园风光优势转化成为旅游经济优势,那么古老的农耕文化将焕发出更加美丽的光彩;如果“梯田”的农耕文化价值挖掘、开发得好,那么腾云耕雾也将成为旅游品牌。

10月7日,在白云山脚下的穆云畲族乡咸福村的金色田野上,农民正抢抓农时,收割水稻。 “风调雨顺,稻谷产量比前几年都要好,今年肯定粮食满仓吃不完喽。”村民郑中华告诉笔者。咸福村土质良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产出的稻米饱满香甜,口感营养俱佳。

梯田是一片生活的热土,山民们从梯田上取来一禾一谷的生活;只要生活还在继续,这片乐土上的希望就一定生生不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岁岁年年辛勤地耕耘着,让美与生活水乳交融。每年的秋分到寒露节气之间,白云山梯田进入绝佳观赏期。垄上稻黄金灿灿,一片秋收繁忙的画卷徐徐展开。国庆黄金周,正逢白云山梯田单季稻菽收割时节。错落有致的梯田,丘丘相接,块块相连,形状各异,溢满了乡野神韵。由于大山深处梯田比较窄,无法用机耕操作,这里的农民只能采用纯人工原始的办法收割水稻。高山最后的单季稻纯人工收割,堪称是体验农事丰收、旅游观光、摄影的好地方。

游客在下洋村体验稻田捉鱼。

下洋稻鱼共生:割稻捕鱼喜“吃新”

金秋时节,又到一年一度的稻花香、鱼儿肥季节,潭头镇北部下洋村民们在田间掏一条小泥沟,往外排水,还有一些人正在田里摸着什么?“抓住头就可以了,挺好抓的,你抓尾就抓不住了,它使劲往前跑掉了。”原来田间临时放水是为了逮鱼呢!

下洋村,地处潭头镇、范坑乡与寿宁县交界山区,有许多被当地农民称作“望天田”,因海拔高、地势落差大,不要说农业机械化,连用畜力耕作都很困难。2015年,当地农民化劣势为优势,在水稻田中养鱼,让原先谁都不爱整的碎田块,成了养稻花鱼的抢手田。当年春季插秧时,该村集体组建农业公司和合作社,从农户手中流转300多亩水田。同时,鼓励村民入股并投工投劳,在水田四周挖出倒梯形环沟,投放10万多尾鱼苗,正式启动“稻鱼共生”种养结合模式。

“稻鱼共生”是一种相互依存的生长模式,稻田能提供杂草、虫和稻花给鱼取食,而鱼能为稻田清除杂草和病虫。因此,稻因鱼而优,稻谷比常规稻增收三成以上,由此加工的有机大米单价比以往高出了三倍。鱼因稻而贵,这些散养高山冷水稻田中的鲤鱼食稻花、无污染源,具有肉质细嫩、骨质酥脆、慢嚼溢香、味道鲜美等特点。村民制作的稻花鲤鱼干,更是远销省内外。据统计,单稻花鱼每亩就多增收1500元,为下洋村民带来了3万元的收入。“稻鱼共生”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有效助力精准扶贫。贫困户黄阿增介绍,现在每个月能领到合作社分发的工资,年底还有分红,自家种植的橙子和茶叶还有收入。依托“稻鱼共生”项目,村里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成功脱贫。据了解,村里现有“稻鱼共生”基地500余亩,共有106户农户加入合作社。2016年,该村人均收入16669元,同比增长7%,村财收入近5万元,实现破“零”。

种稻卖鱼,粮渔双赢。一个月前,下洋村别开生面的丰收节暨“开镰节”,吸引了一千多人参加。村里通过举办秋稻收割比赛、捉稻花鱼比赛、篝火晚会等民俗文化特色活动,绿色稻米和山田养出的水产品,自然成了大家争相购买的伴手礼。统一包装有“田福”字样的农副产品,带动了山羊、蔬果、米酒、农家粉扣等下洋土特产销售,推动了生态、休闲、观光等乡村旅游业发展。

责任编辑: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