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栽培:从科技展示到产业化实践
2019-03-21   作者:张辉   来源:福建日报

无土栽培:从科技展示到产业化实践

刚刚采收的无土栽培番茄鲜果。

无土栽培技术使植物生长过程摆脱了对土壤的依赖,能有效降低土传病害发生率,突破连年重茬带来的土壤连作障碍。

同时,无土栽培以基质或水作为载体,通过人工调配的营养液供应养分。作物生长过程因此变得更可控,更易实现绿色、高产、优产。

无土栽培中国化已数十年,技术体系日臻完善。但其产业化水平依然有限。各大农业园区大手笔投入的智能无土栽培展示大棚,是其最主要的应用场景,鲜有规模化产业实践。成本与效益脱节,注定其不够接地气。成本管理是无土栽培实现大规模推广的不二法门。无土栽培要真正在市场上“拥有姓名”,还要突破更多瓶颈。

突破大棚土壤连作障碍

大规模爆发的青枯病,让李明锥决定从土培转向无土栽培。

2010年,他所在的长乐李明锥农业专业合作社,在福州市长乐区鹤上镇开辟200多亩农场,引种粉果番茄。连年丰收,效益不俗。但2014年开始爆发的青枯病,让他损失惨重。

“苗期还看不出异样,第一穗开始结果时,植株便逐渐枯萎。”李明锥说,最严重的年份,部分大棚几乎整棚全军覆没,“也曾试过定植后灌根消毒,但效果有限,且成本高昂,每亩要多投入1300多元”。

“经过多年生产,设施大棚土壤容易出现土传病害、土壤酸化及次生盐渍化等连作障碍。”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研究员林琼表示,应对连作障碍,传统最行之有效的方式便是耕地合理轮作、避免连年重茬,但在设施大棚中实施起来并不容易,“出于成本与效益考量,设施大棚普遍进行周年多茬次使用;大棚设施固定,无法大面积搬迁,又缺乏灌排配套,难以开展水旱轮作”。

一筹莫展之际,李明锥了解到,同行郑伟在梅花镇栽培的百亩番茄,不仅成功克服了土传病害,还卖出了高价。

郑伟是长乐金地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13年开始从事番茄产销,备受根结线虫病困扰。根结线虫病通常在采摘季节大规模爆发,曾导致其基地减产70%,每亩亏损近3000元。虽将药水深灌至土壤表层40厘米以下可有效缓解此病害,但依然治标不治本,且伴随农残隐患。

省农科院土肥所开展的椰糠基质栽培番茄技术研究,为郑伟提供了一套全新解决方案。

无土栽培技术发端于欧美,而后在以色列、荷兰、日本等国家实现广泛生产应用。国内的无土栽培技术起步较晚,从研究到生产应用历经30多年。根据其栽培过程是否使用固体基质,无土栽培可分为无基质栽培与基质栽培两大类别。公众所熟知的水培蔬菜、雾培蔬菜属于前者;省农科院推广的则是以椰糠为基质的栽培模式。

“无土栽培条件下,植物生长过程与土壤隔离,可有效避免土传病害的发生与蔓延。”林琼表示,此外,无土栽培技术可人为调控作物所需要的光照、温度、水分、养分等条件,让按需定制优质农产品成为可能。

2017年,椰糠基质栽培番茄技术在郑伟家的百亩智能温室大棚落地。第二年,基地规模扩大至120亩,是福州体量最大的番茄无土栽培基地。困扰已久的根结线虫病难题迎刃而解。番茄品质也取得突破。

2018年3月29日,省农科院组织专家团队对该项目进行现场验收。结论指出,椰糠基质栽培大幅降低番茄青枯病、根结线虫危害;产量较常规土培亩产提高14.1%;鲜果糖度5.8%,高于常规土培;精品果率达到88.4%,高于常规栽培方案。而从最新市场表现来看,无土栽培出的番茄田间收购价在每公斤5.4元至6.4元的区间内浮动,而土培番茄收购价约每公斤5元。

无土栽培:从科技展示到产业化实践

林琼(左)与合作社成员正在查看无土栽培番茄。

成本管理是产业化应用的关键

无土栽培的优势显著,但最初在开展市场调研时,郑伟有所迟疑。

“由于技术含量高,无土栽培是不少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标配,但其功能大多局限于展示与科普。”郑伟发现,无土栽培技术虽日趋成熟,却不够接地气,前期建造温室、无土栽培设施、水肥一体化系统,配备加温、降温、通风、增氧、遮阳杀菌等设备,投入都不菲,后期运维更是烧钱。

郑伟说,单体动辄数百万元乃至千万元级别的投资,让从业者望而却步,鲜有真正规模化量产并取得成功的案例,十来亩的体量已算大规模。且大部分项目都依赖财政资金补贴,与市场实际脱节。

无土栽培如何更加接地气,并实现产业化发展?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所长王飞认为,成本管理是关键。因此,在进行产研对接时,省农科院对原有技术体系进行适度简化与调整。

基质是番茄无土栽培所依赖的介质。技术团队选择椰糠为基质,其中包含了循环农业思维。

“椰糠是椰子壳加工过程中脱落的有机质,经废物利用为基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保水性。使用2年后,椰糠又可作为有机肥回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林琼说,为节省成本,团队以基质袋代替基质条,并配备了自动装袋机,从而降低人工成本,由此实现每亩节本5000多元。同时,他们尝试拓展基质原料来源。食用菌栽培后产生的菌渣被寄予厚望。但前提是接近食用菌产地,且运输成本可控。

无土栽培的技术核心,是营养液的调配与管理。

“在无土栽培条件下,植物营养供应完全来自营养液。因此,绝不能套用土壤栽培的水肥管理经验,应根据植物需求与不同的生长周期,精准确定营养液配比、浓度、pH值,以及滴灌的频率、时间段、用量。”林琼说,为了控制成本,科技人员通过为普通国产施肥机加装计量泵,将其改造成可用于大面积无土栽培的自动化精准水肥供应系统,既能精准供应营养液,又为合作社节约设备投资50万元以上。

福州高温季节长,每年5月下旬至9月上旬,大棚大多因高温而处于空置。

如何提高温室利用效率以摊薄成本?“我们指导合作社利用智能温室夏季空闲期种植甜瓜、西瓜等耐热、喜光作物。”林琼说,去年夏季,在前茬番茄收获后,郑伟利用旧基质袋种植120亩甜瓜获得成功,形成秋冬种番茄、夏季种甜瓜的智能温室周年生产模式。

实际上,节本增效理念还体现在诸多技术细节中。

比如,引入熊蜂自然授粉取代人工喷施生长调节剂,使得番茄商品率大幅提高;引入番茄光学分选机,自动对鲜果的重量、体积、颜色、表皮斑块等指标进行量化,既能自动对果品进行分级,优选精品,又能通过大数据分析,追溯至生产端,从而优化种植管理方案。

“不同基地番茄生产成本比对结果显示,无土栽培的成本已接近土培,每亩综合成本约11000元。”郑伟表示,更重要的是,随着人工、农资成本不断攀升,无土栽培省工、省力、节水、节肥的优势还将进一步放大。

无土栽培:从科技展示到产业化实践

刚刚完成定植的无土栽培西瓜。

无土栽培如何名正言顺

尽管无土栽培出的番茄品相、品质皆优,但面向市场时,郑伟却不敢以无土栽培之名进行销售。他认为,无土栽培的产业化应用,不仅要突破技术与成本掣肘,还需破解更加复杂的难题。

最棘手的问题是,无土栽培番茄难以在大型商超上架销售。原因在于,无土栽培出的农产品无法获得“三品一标”认证。而其中无公害食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是进入大型商超的入场券。

以绿色食品认证为例。上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绿色食品概念,并制定了相应认证标准,包括产地环境质量、生产技术标准、最终产品标准、包装与标签标准、贮藏运输标准等。其中,《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对土壤环境质量提出了要求,明确了不同土壤中各项污染物含量的上限。

“在申请绿色食品认证时,必须提供土壤样品进行检测。”林琼说,显然,无论是基质栽培,还是水培,都无法提供天然土样。除此之外,《绿色食品肥料施用准则》规定无机氮素用量不得高于当季作物需求量的一半,其中AA标准不得使用无机肥料。但在番茄无土栽培模式下,氮肥完全通过无机形态供应。因此,在当前政策背景下,无土栽培出的作物没有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可能性。

无法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导致市场通路阻塞。无奈之下,不少无土栽培从业者,只能套用其他土培基地的绿色食品认证,从而获得上市资格。林琼建议,亟须针对无土栽培制定一套新的“三品一标”认证体系。

此外,构建消费认同,培育消费市场,同样重要。

“当前,无土栽培市场普及度有限,部分消费者对无土栽培依然有所顾虑,甚至持排斥态度。‘药水泡大的蔬菜茄果能吃吗’便是最常见的担忧。”郑伟表示,有关于无土栽培的科普以及市场规范的建立,迫在眉睫。

同时,技术推广依然有待加强。“以营养液配置为例,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环境的要求不一样,对营养的需求也大不相同。这就需要对该植物的生长规律了如指掌,每个环节都不能偏差。”林琼表示,对于普通农民而言,如此精细化的管理确有难度,需要更多产学研合作、示范带动、科技下乡。

在从业者看来,当诸多掣肘得以突破,无土栽培产业化必将可期。未来,无土栽培或将朝着两大方向进行。其一是规模化、集约化、自动化;其二是小型化、家用化。眼下,无土栽培正逐渐被家庭园艺爱好者接受,在阳台、屋顶等场所大显身手。民宿、生态餐厅等场景中也不乏其身影。

无土栽培:从科技展示到产业化实践

番茄正通过自动传送带进入光学分选机。

无土栽培:从科技展示到产业化实践

通过基质袋栽培,并由营养液供应养分的无土栽培番茄。


责任编辑: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