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建三农网龙岩5月1日讯( 白冰 陈琳) “下车!下车!下车!” 日前,永定区人民法院工作人员逼停一辆宝马轿车,这正是永定区信用联社与区法院在沙岗路开展的特定联合执行现场。
对于突如其来的拦截,宝马轿车车主张某显得有些局促不安。据了解,2015年,张某以经营日杂店为由向永定区信用联社借款30万元,然而在放款后,张某却转移了用途,永定区信用联社工作人员多次追讨,张某拒不还款,随后永定区信用联社将其告上法院。2018年7月,永定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判令张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偿还永定区信用联社借款本金及利息。张某不服提起上述,龙岩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8年9月作出判决,维持一审中张某必须偿还永定区信用联社借款的判决事项。但判令生效后,张某拒绝履行义务,一直未清偿借款,永定区人民法院遂将张某列入“老赖”名单。
朋友圈现“老赖”,合力定位“老赖”行踪
4月21日晚,区信用联社员工从某客户那里看到“老赖”张某刚更新的微信朋友圈,图文为“谁要来泡茶?”,便分析认定,张某可能已从外地回到家中,遂与法院执行干警取得联系,决定第二天圈定张某开展联合行动。
4月22日,法院执行人员在信用联社员工的配合下,暗地上门摸排,正好遇到张某开车准备外出,为了不打草惊蛇,法院执行人员将计就计,锁定目标,一路跟踪到了永定。在沙岗路,道路狭窄、人流多,法院执行人员果断借势超车上前堵截,于是便有了开头的一幕。
“教科书”逃避执行,面对证据无处遁形
张某是多起金融借款案件的被执行人,其名下区信用联社金融借款的被执行标的合计约70余万元。为逃避法律制裁,张某故意转移财产,并与法院执行玩起了捉迷藏,长期外出不归,造成法院多次执行未果,他也成为法院圈定的重点执行对象。
在围剿现场,法院执行人员对其车上物品进行调查取证,发现张某借用其儿子名义隐匿资金收入。经查实,张某被列为“老赖”后,便使用儿子的银行卡进行资金交易,现场收缴的银行卡账户余额就有17万余元。此外,宝马车虽然以他人名义购买,但该车的首付款实际也是从该张银行卡转入。经法院执行人员多方调查取证后,立刻对该张银行卡账户进行了冻结,对宝马车进行了扣押。
在证据面前,张某承认了企图逃避执行的事实。并得知拒不履行将受到法律制裁,张某主动联系法院要求还款,请求执行人员组织双方进行协商。最终双方达成协议,约定张某于4月28日前偿还本息40万元,从5月份起,每季度至少归还本金7500元,直至欠款结清为止。4月28日,永定区信用联社收到执行款40万元。
深化金融沟通合作,助力打造诚信永定
“当前,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突出,金融案件明显增多。”据永定区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介绍,2018年以来,区人民法院结合“亮剑八闽”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深化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合作,全面摸排清理未结涉金融案件,在社会上形成失信惩戒机制,进一步保护金融债权,有效降低和化解金融风险,助力打造诚信永定。
为及时化解不良贷款,永定区信用联社建立了常态化清收工作机制,对逃废债行为持续保持打击高压态势。永定区信用联社根据债务人及担保人的还款意愿、还款能力等建立综合清收台账,并因户施策。对不主动、恶意“失联”的不良贷户,充分利用节日节点,联合公检法进行重点攻关,让老赖无处藏身、寸步难行。
此次联合执法行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对拒不履行的被执行人起到了震慑作用,进一步加大了信用惩戒力度,助推营造良性金融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