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和溪月星村:转型突破 花卉苗木成致富“法宝”
2019-05-07   来源:东南网

“桃金娘是我们村初次尝试培育的水果苗木品种。今年来,我卖了一千多棵桃金娘,入账5万多元。我觉得市场前景应该不错。”3月31日,南靖县和溪镇月星村的村民林永灼一边说,一边小心地检查桃金娘根部生长状况。

据悉,桃金娘别名哆尼、仲尼、当泥,属灌木,高可达2米,多生于丘陵坡地,可用于园林绿化、生态环境建设、山坡复绿、水土保持。桃金娘花期4-5月,边开花边结果,成熟果可食用,也可酿酒。

事实上,月星村是名副其实的花卉苗木之村。该村每年种植的2000多万棵毛杜鹃小杯苗走俏广州,上万棵罗汉松深受浙江、江西客商喜爱,精品茶花则在湖南省供不应求……紧跟市场脚步、不断转型突破是月星村发展花卉苗木产业的制胜法宝。

1986年,月星村村民张珠清、张金茂等人从别处购进枝条,开始采用扦插的方式培育茶花。在土壤肥沃、气候宜人的月星村,茶花不仅成活率高,而且长势良好。“当时成本一斤160元的枝条,一年可以扦插500棵小苗,以5元一苗计算,可以卖到2500元,经济效益可观。”张珠清说。

此后,种植茶花的花农迅速增加到了十几户。但很快,村民们就发现,取资于土地的茶花,对土壤的要求非常高——种过茶花的土地,要想再次种植茶花,必须经过至少三年的水稻轮作,这对于土地面积有限的月星村十分不利。

2000年,当地村民开始谋求第一次转型——种植绿化苗木。“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开始种植红叶石楠、红花继木、香樟、罗汉松、毛杜鹃等。”月星村村主任林木兴回忆说,共计20多个品种的绿化苗木种满了村里的1000多亩田地。

2015年,受外来因素的刺激,月星村的花卉苗木再次转型升级。当年,林木兴和村民张木坤承包了外地的一项绿化项目。按照规划,该项目共需40多种绿化苗木,其中包括700多棵紫薇、红叶石楠、鸡冠刺桐、老人葵等。“不少绿化苗木品种我们村里都有人种,但符合规格的很少又很分散,东拼西凑也凑不齐。”林木兴只好到漳州百花村(这里一年四季花香不断,素有“花果之乡”的美称),用双倍的价格去采购。

为什么百花村的花卉苗木价格是月星村的两倍?这是此后林木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月星村采用地苗种植花卉苗木,这种种植方法会使花卉苗木的根系不发达,在移植过程中容易因断根而降低成活率。百花村使用袋苗种植,不仅一年四季都能卖,而且因为能够随时调整密植度,所以树形整齐、饱满。”林木兴说。

种不好自然就卖不动。究其根源,盲目跟风种植和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是月星村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壮大的瓶颈。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林木兴、张木坤于当年牵头成立了“月星苗木专业合作社”,并于次年注册了商标“月星辉”,准备扭转月星村花卉苗木的颓势。

合作社成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着手打造种植示范基地。合作社就地取材,从村民手中购买滞销的红叶石楠、红花继木地苗,截杆后采用袋苗种植,调整密植度,修整冠幅,精心管理。村民们看着原本滞销的花卉苗木在合作社的手中以翻一倍的价格成了抢手货,纷纷改地苗种植为袋苗种植。

在合作社的技术指导下,村民手里的精品花卉苗木越来越多,“月星辉”品牌越来越响。“勤快点的夫妻俩,一年卖四五十万棵杯苗,年收入10万元没问题。”林木兴说。

月星村花卉苗木的第三次转型升级则源于市场的冲击。近年来,传统的花卉苗木市场趋于饱和,利润越来越低,而能赏花品果的花卉苗木市场需求量日益见涨。2017年10月,目光长远的合作社成员林永灼开始尝试培育桃金娘,以期能在新的消费市场里“淘金”。

此前,林永灼种了十年的红叶石楠,是村里有名的花卉苗木管理技术顾问。刚开始试种桃金娘的时候,成活率仅50%,林永灼不断摸索、总结经验,逐渐将成活率提高到70%。2018年6月,桃金娘开花的时候,林永灼随手发了一条朋友圈,在网友的帮转之下,十几万苗的订单就如雪片般飞来。

在林永灼的带动下,村里已经有十几户村民开始种植桃金娘。“今年我们已经有上万棵苗,一棵苗每年可以繁殖九十棵,到明年就可以实现大量供货了。”林木兴信心满满地表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下一步月星村计划将目光瞄准农家乐采摘园,让村民的收入再上新台阶。( 游雪慧 苏海森)

责任编辑: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