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纯池镇:小径笋助农增收“节节高”
2019-05-14   作者:黄起青 郑文敏 王诗琦   来源:闽东日报

2.jpg

队员们或快速扒开小径林寻找小径笋,或用手指迅速旋转剥去笋壳,或大快朵颐享受小径笋美食……近日,首届纯池小径笋采摘节在周宁纯池镇大洋村举办,来自各行各业的12支代表队近百人参与,收获满满。

“我们队今天获两个奖,领取了15箱小径笋奖品。”豪阳村村民詹其彩开心地说,“近段时间,纯池小径笋几乎成了每家每户必备的美食,今天赢得的小径笋刚好可以和亲朋好友分享。”

根据林业普查数据,纯池镇辖区现有天然小径林8.31万亩,年可出笋的小径竹林面积约3.6万亩。4月中旬,小径笋开始露土,3至4天便可采摘,产笋期达40多天,年产量约1000吨,年销售产值约2000万元,是纯池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带壳鲜笋每公斤差不多7元,去壳鲜笋每公斤24元左右,腌制笋每公斤62元。出笋季,周边村民天未亮就成群结队上山采摘,每人每天收入200元至700元不等。”周宁县纯池镇果蔬协会会长徐建勇说,今年纯池小径笋价格较以往有所上涨,在本地已供不应求。

纯池小径笋为何如此受市场青睐?据了解,纯池镇平均海拔800米,境内雨量充沛,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酸性高,使本地小径笋口感独特。

野生的纯池小径笋,遇大年产量多,遇到小年则产量骤减,所以更显珍贵。“市面上有人会用其他地方的小径笋来冒充纯池小径笋,但是口感完全不同,吃过的人一尝便能分晓。”徐建勇说,此前许多合作社基本上是各做各的,农户也是零零散散采摘小径笋来卖,销售市场无序,乱叫价情况时有发生,这有损纯池小径笋美名。

为保护小径笋的“名声”,改变市场无序发展的状况,在周宁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纯池小径笋走上了创品牌之路。2018年4月,纯池小径笋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拿下“国字号”之后,纯池镇加大品牌宣传,推动纯池小径笋产业转型升级。纯池镇果蔬协会正积极制定周宁纯池小径笋团体标准,做好授权许可使用工作,对纯池小径笋采摘、加工的4家合作社实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监管、统一宣传。同时,开展招商引资,延长产业链,并积极寻找电商合作伙伴,引导合作社通过线上线下两种经营模式拓宽销售渠道。

“这几天每天收购500公斤左右,整个采摘季,可销售小径笋400至500箱。”纯池镇乐达合作社负责人徐守达说,有了品牌之后,销路更畅,利用电商平台,他的产品远销上海等地,接下来,将按照即将出台的商标团体标准,在深加工上做文章,提高纯池小径笋附加值。

责任编辑: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