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念“橄榄经” 村民得真金——来自闽清县梅溪镇白河江自然村的蹲点报告
2019-05-22   作者:林瑞琪 苏雪容   来源:福州日报

“这一片是我们‘复兴’橄榄种植后最早种下的橄榄树,像这棵有30多年树龄,至少嫁接了4次。”在闽清县梅溪镇梅埔村白河江自然村的橄榄种植园,87岁的梅埔村原村支书张孔炎对园内的橄榄树如数家珍。

眼下正是橄榄树开花的季节,到了11月则迎来繁忙的采摘季,品类丰富的橄榄销往福建、广东、上海等地,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果”。

从昔日村民靠拾柴火、做搬运工勉强度日,到如今依靠橄榄种植全村人均年收入超过12万元,白河江的变迁是时代发展的一个缩影。

通电 通路 村民“复兴”橄榄种植

白河江有着悠久的橄榄种植历史,但在上世纪50年代,由于铁路建设征用了大部分橄榄地,加上村民砍果树造田,橄榄种植面积锐减,山地杂木丛生,村民靠拾柴火、割芒草、当搬运工谋生,生活拮据。

“当时村里的基础设施很落后,由于没有电,村民收割的稻谷要挑到城里碾成米再挑回村,一来一回要花一天。”张孔炎说,1977年,村里通了电,有了碾米机,村民再也不用挑稻谷进城了。

除了通电,还要通路。“过去在白河江,村民出村不是沿着铁道走,就是走水路乘渡船。”张孔炎说。1981年,村民们自己动手,历时半年修成一条5公里长的马路。

电通了,路有了,钱袋子如何鼓起来?张孔炎决定“靠山吃山”,把橄榄再种起来。1981年,他带领村民开始进行育苗,1984年前后开始大面积种植。现在,白河江的橄榄种植面积达2000亩,年产量1500多吨,年销售额5000多万元。

天然优势 引进良种 小橄榄成了“致富果”

在橄榄种植上,白河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气候温暖湿润,无霜期达347天,相对于其他闽江沿岸的橄榄种植区,更能在冻害中“独善其身”。同时,全村都为海拔150米以下的“宜榄”山地,适合橄榄生长的沙包土质量好,表面湿润,便于根须吸收水分。

有了好的自然条件,还需要良种。“在我们父辈种植橄榄的年代,由于技术有限,种植户没有考虑品种改良,植株品质各异,经济效益低,‘丰产不丰收’的情况经常出现。”当地橄榄种植大户张孔江告诉。

经过多方考量,村里决定把鲜食型甜榄作为发展方向。张孔江等农户遍访橄榄主产地后,引进了口感清甜、果渣较少的甜榄树良种,通过高位嫁接,对自家橄榄树进行改良。30多年的时间里,张孔江从50多个品种里嫁接出11个主打的销售品种。

现在,白河江出产的“梅香二号”“林峰大坑”“小个子”“德仕”等10余个高优甜榄品种备受欢迎,2011年起接连获奖。其中,获得福州市鲜食优质橄榄评选金奖的“梅香二号”,拍出了5公斤2.5万元的高价,一粒橄榄约合20元。

新技术新渠道“中国橄榄第一村”美名扬

为扩大种植规模,让更多农户增收,近年来,梅溪镇大力发展橄榄特色产业,成立橄榄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生产技术、产品营销等服务。

张孔江注册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用自己的经验带领大伙改良品种。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橄榄种植专家与合作社形成帮扶指导关系,实地教社员掌握嫁接技术。橄榄嫁接和采摘期,合作社还组织社员和周边农户集中观摩教学,让大家都能掌握技术。

橄榄种植的好势头也吸引了不少城里的年轻人来白河江创业,陈锐就是其中之一。5年前,他在村里创办了福建白河江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帮村里注册了多个橄榄品牌,并借助互联网等新渠道,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提高产品竞争力。为了让更多人一年四季吃上鲜果,陈锐还与其他企业合作研发微晶冻橄榄保鲜技术。

据了解,白河江82户近400人创造了5000多万元的年产值,种植户年平均收入60 多万元、人均收入12万多元,最高的年收入达500多万元。村民们盖了新房、买上新车,闲暇时间经常聚在一起讨论“橄榄经”,研究橄榄种植技术,“中国橄榄第一村”的美名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手记

产业兴旺 勾画乡村振兴新图景

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在白河江干部和种植户讲述的橄榄种植发展变迁中,看到了一部生动的“乡村振兴史”。

乡村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梅埔村原村支书张孔炎在接受时多次感叹改革开放带来了橄榄种植的“复兴”,党的富民政策搞活了农村经济。

有了政策支持,还要有决断力。白河江要怎么发展才能让更多人富起来?张孔炎看到了本地的自然优势和橄榄的高经济价值,因地制宜“复兴”了橄榄种植,极具魄力地带头先行,消除村民疑虑。

认准了产业方向,接下来就是辛勤耕耘。种植户们不仅四处奔走,引进优良品种进行嫁接,提升橄榄品质,还紧跟时代潮流,围绕技术研发、推广营销进行了不少尝试。

如今,白河江人腰包鼓了,笑容甜了,生活越来越好,兴旺的产业勾画出了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责任编辑: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