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探索“两权”抵押贷款走出新路子
2019-08-01   作者: 龚键荣   来源:闽东日报

政府搭桥,银农合作,汩汩金融活水正在滋润古田乡村。2015年12月,古田县获批成为福建省唯一的“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与“全国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的双试点县,拉开了农村金融改革的序幕。通过不断摸索,古田因地制宜推出满足“三农”信贷资金需求的“两权”抵押贷款业务,下活了金融改革助推乡村振兴这盘“棋”。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与农民住房财产权(以下称“两权”)不被允许用于抵押贷款,古田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为了寻求生产资金,一般通过民间借贷或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来解决,前者利率高、风险大,后者门槛高、资金少。

当融资难成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瓶颈,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支持力度迫在眉睫。2015年8月,国务院提出《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有关决定,选取232个试点县(市)进行“两权”抵押贷款试点,两份文件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政策引导。

古田之所以成为“两权”抵押贷款双试点县由多重因素决定。一方面,古田是山区农业大县,食用菌、果蔬种植、淡水养殖产业优势明显,农业发展水平较高,被誉为中国食用菌之都、中国红曲之乡和水果之乡;另一方面,县域整体信用环境较好,不良贷款率低。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原农业部等多部委印发的《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古田县主动探索,在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中的确权登记、贷款模式、风险分担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走出一条有效盘活农村“沉睡资产”的新路子。

古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在全省率先组织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和管理办法,成立县乡两级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建立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开展试点工作以来,古田县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古田县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若干意见(试行)》《古田县农业设施登记抵押贷款办法》等一系列文件;财政出资设立2400万元风险防控池(其中单列“两权”试点600万元),对未能按期收回并经抵押物处置后仍存在的实际损失部分,按规定为银行分担70%的损失;搭建古田县农村信用体系和政银企信息交流平台,跨部门征集农户信用信息,破解农户信息不完整、不全面、不对称的问题……这些改革举措形成合力,有效解决农房确权慢、土地抵押价值低、部门和乡镇在开展试点过程中顾虑多等瓶颈问题。

“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无先例可循,古田县通过完善贷款额度、期限、利率等要素,改进贷款流程、风险控制等重点环节,创新农村融资模式,探索“两权”+民富中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精准扶贫、农业保险等改革举措,成效十分明显。

以“两权”+民富中心模式为例,古田县旺众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古田县民富中心的牵线搭桥下,向古田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存入贷款风险补偿金900万元。农信社承诺以放大6.55倍的授信额度规模向合作社社员提供贷款,即农户在发展农业产业缺乏资金时,由合作社为农户提供担保,农户以自有的食用菌房等农业设施、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等通过民间契约的方式作为反担保获得贷款。目前,该合作社通过“两权”反担保方式为农户担保贷款5000多万元,社员也从成立之初的30户增长至200余户,助力食用菌、水果等产业兴旺,助推村民增收致富。

据悉,截至2019年6月底,古田县“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实现全县8家金融机构和14个乡、镇(街道)全覆盖,“两权”抵押贷款总额突破1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零,有效破解了“三农”抵押难、融资难问题,支持了古田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张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