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盘活低效闲置用地 腾出产业发展空间
2019-08-08   作者:林泽贵   来源:东南网

 盘活低效闲置用地 腾出产业发展空间

土地资源是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的核心要素,更是推动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空间载体。

在当前厦门全力招商引资的情况下,如何破解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通过分类别、多渠道的清理盘活,让一些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低效使用的存量土地重新焕发生机,正成为当下厦门的选择。一个推进存量建设用地盘活的三年行动计划,正分解成六大专项行动在厦门部署开展。

履约审计 提升土地利用质效

资料显示,目前厦门全市可利用的储备用地1006块,面积3305公顷,其中岛内面积455公顷,岛外2850公顷。而且,按照原规划用途,一半以上将用于道路、绿化及公建配套等,能用于招商的不多,且储备用地目前分布较散,不利于大项目落地。

破解土地资源紧缺问题,拓展产业和城市发展空间,成为厦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梳理近年来的审计结果,可以发现,在厦门,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低效使用的存量土地也有不少。

土地出让长达13年之久,却仍为基坑;项目沦为烂尾楼,停工多年无进展;“仓储”用地竟被改为办公楼;“办公商用”用地被改为公寓或者公寓、办公楼混合……近年来,厦门市审计局在开展自然资源资产情况审计时,发现部分土地出让后监管不严,部分已出让地块未及时开竣工或改变协议约定用途,有的用地单位未严格履行协议约定的纳税承诺等。

“企业发展要土地、产业升级要土地、招商引资更需要土地。”厦门市审计局农业农村与资源环境审计处有关负责人说,一边是厦门土地资源稀缺的客观事实,一边是存量闲置和低效用地的大量存在,在现有条件下,盘活闲置低效用地资源,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质效,或应成为拓展发展空间的首选。

为了让有限土地资源实现集约高效利用,厦门市审计局、厦门市资源规划局、厦门市工信局日前联合召开协调会,牵头开展出让用地项目合同履约督导审计专项行动,并已拟定《产业项目土地出让合同履约情况督导审计工作方案》。

根据安排,三部门将牵头全面梳理近十年通过公开出让取得土地的工业仓储物流等产业项目,形成台账,核实履约情况,采取督促加快建设、督促整改落实等措施,分类提出处置方案;并通过建立项目履约管理信息平台,实行动态监管,实现提前预警、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形成各相关部门、区政府齐抓共管的“全方位、全年限”监管长效机制。

督导审计分成两个阶段来开展,力争做到建设项目违约查处“零死角”。其中,第一阶段截至2019年12月底,对全市近十年来产业项目土地出让合同的履约情况,进行审计调查;第二阶段从2020年到2022年的6月,追踪未能履约合同的整改情况和相关长效机制的建立情况。

“通过对合同履约情况开展督导审计,既能进一步促进项目严格按照合同进行履约,尽快促进项目动工、尽快能够投产,也能实现对闲置低效土地进行处置。”厦门市审计局局长陈添友表示,这次督导审计其实也是在帮企业“解套”,“地块盘活了,企业资产也就盘活了,可以更好地发展壮大,是双赢的结果”。

盘活资源 腾出产业发展空间

对合同履约情况开展督导审计,只是厦门市推进存量建设用地盘活三年行动计划中的一部分。

根据厦门市委、市政府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存量土地清理盘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从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的三年时间里,厦门将举全市之力、多部门联合行动,按照“一年有突破、两年见成效、三年全扫尾”的总体要求,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存量土地清理盘活专项行动,从批而未供土地盘活、供而未用土地处置、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出让用地项目合同履约审计、储备用地整治清退、违法违规行为查处等六方面着手,力争三年内盘活利用存量土地35平方公里,让有限土地资源实现集约高效利用,为产业项目腾出宝贵的用地指标。

仅以“供而未用”的建设用地为例,厦门市目前共已梳理出162宗地块。“一块空地围挡围了几年,周围已是高楼大厦,这里却杂草丛生,丝毫不见开工迹象。”厦门市资源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已经供应出去的土地,如果久久未开发,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社会、经济效益,就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这样的“供而未用”土地在未来三年内将面临逐宗盘活或清退,或促开工、促提速,或促退出。不仅如此,厦门市还将着眼建立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长效监管机制,避免形成新增“供而未用”土地。

在盘活“批而未供”的土地方面,厦门市在接下来的三年内,将通过加大征地拆迁力度、加快基础设施配套等途径,为“批而未供”土地供地和建设创造条件。到2019年,全市力争盘活“批而未供”土地形成可开发利用土地11平方公里,至2022年盘活形成可开发利用土地30平方公里,“在严格保护耕地、严控新增建设用地的背景下,如大量用地‘批而未供’,一些新项目将‘无地可落’,城市动能转换得不到空间保障”。

针对城镇低效用地,厦门市将在依法保障土地权利人合法权益的情况下,鼓励土地权利人自主改造开发和社会资本参与,共同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而对于被违法侵占的储备用地,市、区两级组织将分类逐宗建立台账,因地施策,全面推进储备用地整治清退处理,将拒不交还场地的单位和个人纳入诚信黑名单。

筑好良巢 引来“金凤凰”栖息

如今,落户同安的顺丰物流,就是厦门通过盘活闲置低效用地进行“腾笼换鸟”的一个典型。原来这个地块上是一家从事低端生产的窑业企业,占地广,但产值和税收都非常低,企业生存困难。经过政府部门和企业反复沟通、督促企业转型后,该块用地最终得以被回收利用,用于引进优质企业。

厦门好贝比儿童用品有限公司则通过购买别人因主产业退出而产生的30多亩闲置厂房,不仅得以扩大生产规模,还让厂房原业主避免损失,更为位于同安城南工业区的这个一度闲置的厂房注入了新的“血液”,焕发新的生机。

“政府部门从中搭桥,让闲置土地的一方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急需土地的一方则上马新项目,为产业发展腾出空间,不仅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质量,而且大大促进了项目上马的速度。实践证明,这是一条适合当前实际的好路子。”厦门市资源规划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是盘活存量,实现用地“二次开发”,为现代服务业发展腾出新空间;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升区域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实现专业化招商,引来“金凤凰”栖息,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在经常关注厦门招商引资工作的福建聚泰律师事务所律师傅永涛看来,在全市抓招商促发展大局中,厦门提出要把要素保障作为“优先工程”,而推进存量建设用地盘活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无疑是土地要素保障方面的一剂“强心针”。通过直面粗放利用、闲置浪费的土地供需矛盾,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引领作用,向存量要空间,推动“土地等项目”成为厦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新常态,更加有力地保障全市产业发展用地需求、重大重点项目高效落地,以良好的营商环境引来“金凤凰”,为厦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强劲引擎。

责任编辑: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