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观鸟兴村在紫云
2019-11-05   作者:陈旻   来源:福建日报

杨水清、饶玉敏兄妹是三明明溪县紫云村人。在他们的家乡,观鸟资源丰富,村民却很贫穷。

res07_attpic_brief.jpg

 杨水清(右一)与村民交流

为实现“富鸟村因鸟致富”,他们创立了“紫云鸟生态”项目,经过3年的经营,打造出乡村观鸟产业链及生态农产品、全域旅游、研学基地等延伸产业。他们不仅盘活了家乡的资源,还带动全国4个省份的12个乡村参与。

2019年,这个他们注入了梦想与心血的项目,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创业初衷,让家乡因鸟致富

“我从小长大的紫云村,位于福建三明市明溪县。村子是全球三大鸟类迁徙路线之一的‘东亚—澳大利亚’路线,已记录的鸟类有316种,占全国的24%,像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等珍稀鸟类外界难见。但这一切,并没有改变家乡经济落后的状态。”“紫云鸟生态”项目创始人之一杨水清说,随着紫云山被划入国家自然保护区,限制采伐种植,村民失去经济来源,年轻人只能离开家乡进城打工,乡村愈加衰落。

“当年,对于村里常见的珍稀鸟类,村民也没有多少好感。”他说,野鸟会吃庄稼、与家禽争食,早年时野鸟随意抓、论斤卖的现象时有发生,懂得法律保护鸟类后,村民们也不太“待见”野鸟,见到总是要把它们赶走。

怎样改变这种状态?带着对乡村的深厚感情,杨水清在三明学院就读期间,就有了从事观鸟创业的想法。在学校的支持下,他开始参加京东电商、全国大学生生态营,并到台湾高校学习,对互联网生态农业、乡村生态旅游和农村观光产业先进经验等逐步加深认知。“我受到了很多启发,心里就想,应该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家乡的鸟类资源,以观鸟为基础打造产业链,让村民过得更好,紫云山也变得更好。”杨水清说。

res03_attpic_brief.jpg

紫云村出现的白鹇   阎军 摄

经过市场调研,他们发现观鸟产业“钱景大好”。至2018年,中国观鸟摄影群体超205万人,观鸟产业市场规模达50.11亿元,且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而全国像紫云村这样,自然环境优渥但经济发展滞后的“富鸟村”有338个,但80%以上缺少开发,丰富的鸟类资源不仅缺乏保护,也因缺少专业指导与资源对接,村民难以受益。

2016年,杨水清拉上表妹饶玉敏,开始了行动。首先是开发稳定的观鸟点。“为了选一个珍稀鸟类常出现又便于观赏的山头,那时我常一个人穿着军大衣,揣着一把柴刀,从凌晨趴到下午。”杨水清介绍说,在鸟类专家的指导下,他学习了解鸟类的习性,研究适合保育又不影响鸟类野性的投喂方式,设计不影响野鸟自然生活的观赏方式,整整在山里蹲了一年,建立了一套科学、环境友好的观鸟方式,并获得25项国家专利,涵盖野鸟监测、保育、引鸟、观鸟点布景和特色农产品打造。

从2017年开始,他们逐步建立“乡村观鸟改造振兴方案”,从自家开始,打造观(建稳定观测点、规划观鸟路线)、食(当地农产品特色菜肴)、宿(打造鸟生态主题民宿)、行(组建观鸟车队)的一体化服务,并带动本村和周边乡村的农民加入。

观鸟经济,盘活乡村资源

早晨6时许,紫云村的杨爷爷在山上健步如飞,带领一批来自上海的观鸟客,静静地走到山里的观鸟隐蔽点。“这个点主要能看到白眉山鹧鸪,它们生性胆小,一定要安静地在隐蔽缦里等候,不要影响它们。”今年已经74岁的杨爷爷是村里的第一批“鸟导”,在他的“云海人家”民宿,住过五湖四海、多个国家的客人。

来到隔壁山头,在杨爷爷“咕咕”地呼唤声中,两只美丽得动人心魄的白鹇缓缓飞来。它们振翅的声音打破了山林的安静,乡村开始热闹起来了。

“除了经济上获益,我们的生活也开始大有不同。”杨爷爷说,有几个常来的外省客人,中秋节就在他家里过,像家人一样;有比利时来的客人没打过电话就背着包前来敲门;以前从没见过“老外”的他和老伴,现在学会了煎牛排给外国客人吃,看老伴和外国游客“鸡同鸭讲”地比划“聊天”,他觉得非常开心。

“年轻人回来也有事情做了,村里的面貌悄悄改变了。”杨爷爷说,观鸟改变了村民的生活,大家也从讨厌野鸟、驱赶野鸟,到现在真心地喜爱、保护鸟类。

杨水清说,为确保游客来观光,又不破坏鸟类栖息地,项目协助观鸟村建立鸟类观测站,村民们积累了丰富的观鸟经验,也参与到观测、保护中,每当在山里发现新的鸟类叫声,都会录音交给他们,为君子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供数据。

“我们的目标就是盘活乡村资源。”杨水清说,项目培养了13名培训师,针对有意向的村民,进行专业“鸟导”培训,给村民传授鸟类知识、培训唤鸟技术;“鸟生态主题民宿”也不新盖房子,而是让村民把闲置的农村民房进行改造;餐饮方面引导村民根据本地的特色农产品进行开发;在村里有汽车的年轻人中组建一支“村滴”车队,让他们自行接单接送观鸟游客。

产业延伸,“鸟文章”越做越长

在开发观鸟村之后,杨水清他们顺势把目光投入到有机农产品开发、全域旅游和研学基地开发等延伸产业链上。

“本地村民爱喝茶,但以往我们并不种茶,而是在房前屋后的山里随便就能摘到野生的茶叶。近年来野生茶愈加流行,我们带动村民把古树野茶重新做起来,在网上进行众筹制茶,经过检测完全零污染。”杨水清说,目前明溪县有11个乡村的农民被带动参与上山采茶,寻访古树野茶还被开发成了研学课程,让城里的孩子来体验采茶、制茶的过程。

除了野生茶,项目还带动农民采用自然农法种植大米,保护本地的原生稻种,生产的有机生态米在民宿中供不应求。

在“富鸟村”周边,还有许多村庄有旅游资源,但长在深山少人识。“比如三明是革命老区,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我们为周边的御帘村等乡村开发了相关旅游产品。”杨水清说,在三明学院的帮助下,项目还对接资源,与阿拉善SEE基金会准备在明溪开展“生态多样习性嘉年华进校园”,以在明溪12所学校开展生态课堂。

野外自然探索、观星、红色分享、闽学文化研学……结合国家的“研学”热潮,紫云鸟生态项目还设计开发了各类研学产品,打造研学基地,目前已举办115期生态讲解营,迎来师生近5000人次。

以观鸟为基础,加上延伸产业,紫云鸟生态项目开展以来,服务的12个乡村累计接待了全球23个国家超过50000人次的游客。“我们的绿水青山,真的成了金山银山。”饶玉敏说。

2019年,“紫云鸟生态”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这次获奖,得到了三明学院的帮助。三明学院党委书记兰明尚告诉:“学院致力于培养致用大才,并选择了三创教育作为突破点,2018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这次大赛,三明学院发挥资源优势,对“紫云鸟生态”进行了全程辅导,帮助其优化模式,提升内涵,让项目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更上一层楼。

如今,杨水清考上了福建农林大学农村发展专业硕士,进一步深造。饶玉敏和团队接下了重任。饶玉敏说:“参赛是为了获得更多资源,扩大影响力,让更多人知道美丽的‘富鸟’村,珍惜鸟类资源,帮助乡村振兴。”杨水清说:“我们的项目不能断开与家乡的脐带。”

责任编辑: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