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言值”提案助推闽北茶旅融合
2019-12-16   来源:闽北日报

南平市文旅局、市大数据管理局等部门针对三项建议,结合南平市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并吸纳进相关工作中。如南平市正式启动南平市智慧旅游监管和景区信息系统建设工作,预计年内完成系统建设及测试;全市已完成7个集散中心建设,2019年底可实现全覆盖;南平市正在整合各县(市、区)旅游资源,建立大武夷旅游圈。

与此同时,南平市还整合“全福游、有全福”“武夷山水·度假胜地”LOGO,构建“全福游、有全福”二级三级品牌体系,实施统一推送,统一推广,并深入上海、杭州、南昌、广州等高铁沿线或直飞航线重点城市,借助旅游联盟、推介会、展会、论坛等平台强化大武夷旅游宣传营销,大武夷旅游产品、形象渐入人心,赢得夸赞。

2019年,全市旅游经济指标持续向好发展,1-10月,全市累计接待旅游总人数4761.45万人次,比增17.7%;实现旅游总收入835.55亿元,比增25.2%。

打造“快乐武夷”研学品牌

研学旅行是素质教育的新方式,延续和发展了古代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

近年来,南平市积极探索研学旅行发展之路,《南平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提出,加强旅游产业联动发展,通过畅游生物基因库等三大重点产品线路和武夷山香江茗苑大红袍茶学院等十大支撑项目,培育游学教育旅游产业。但总体而言,南平市研学旅行市场运作仍处初始阶段,还存在市场开发程度不高、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政府扶持力度不足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民革南平市委会在提案《关于打造“快乐武夷”研学品牌的建议》中提出,要健全运行机制,保障研学旅行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依靠龙头驱动,促进研学旅行市场发展提速提效;引入社会资本,深度挖掘研学旅行产品教育价值;强化工作保障,培育壮大本土研学旅行产业。

一年来,南平市文旅局、教育局、体育局等部门结合我市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办理,让每一条建议都落到实处。

3月27日,南平市旅游协会研学旅行分会暨武夷山研学旅游推广联盟成立,进一步推动旅游与教育文化深度融合,促进“绿色南平·快乐武夷”研学旅游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加强与全国各研学旅游机构及知名旅游网络平台的合作与交流,推出绿色生态、世界茶乡、朱子文化3个大武夷旅游营销卖点……

各县(市、区)以“旅游”为抓手,以加快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探索全域旅游发展道路,力争逐步规划建设一批一县一主题的省、市级研学旅行营地,加快构建“山、水、茶、学、休、体”的多元化研学旅行产品体系。

目前,全市已推出以武夷山五夫镇(朱子文化)、武夷山下梅村(茶文化)、建阳建盏文化一条街(建盏文化)等为代表的“旅游文化”产品;推出以武夷山国际马拉松赛、武夷山国际骑游大会、政和念山国际自行车爬坡赛等为代表的“旅游体育”产品;推出以武夷山主景区、邵武天成奇峡、建阳武夷花花世界、政和梯田等为代表的“旅游康养”产品;推出以武夷香江茗苑观光工厂、建瓯福矛观光工厂、顺昌神六螺旋藻观光工厂、延平长富牛奶观光工厂等为代表的“旅游工业观光”产品,这些旅游产品都得到市场广泛认可和旅行社的持续推广。

献计茶文旅融合发展

缘聚武夷,茶和天下。

结束不久的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盛况似乎还在脑海中萦绕。十余年来,茶博会已成为沟通海内外的友谊桥梁和协作交流平台,为南平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海峡两岸的文化经贸交流增添新的风采。

武夷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也是世界红茶、乌龙茶的发源地。自1999年申报世界遗产成功以来,双遗产地的影响力在带动武夷山旅游业飞速发展的同时,茶产业也不断发展壮大。2018年武夷山市茶园面积17.1万亩,毛茶总产1.95万吨,茶叶产值21.42亿元,茶叶税收7206.68万元。

然而,在茶产业发展同时,由于受利益趋动,武夷山市也出现了过度开垦茶山、毁林种茶现象,破坏了生态环境,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较为尖锐。

如何实现茶产业与世界遗产地保护的双赢?市科协在提案《关于茶产业发展与武夷山世界遗产地保护双赢建议》中,从充分利用夏秋茶资源,提高单产产量,解决产需矛盾;建设标准化生态茶园,并大力示范推广;充分保护、开发和利用武夷山茶树种质资源等十二个方面提出建议。

南平市农业农村局认真研究吸纳意见建议,南平市、武夷山市两级党委、政府协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茶产业发展工作,仅2019年,南平市政府就多次召开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和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专题会议,采取有效措施推动生态保护和茶产业协调发展。

以《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试行)》实施为契机,开展大规模“退茶还林”、“生态修复”专项行动,构建“严防控、重查处、强保障”的长效管控格局,持续开展茶山综合整治,保护茶产业发展绿色屏障;按照《生态茶园建设与管理技术规范》,持续抓好生态茶园建设;从政策优惠等方面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产业整合集聚;实行“茶青卡”“商品标”模式,强化武夷茶原产地保护;发挥武夷山人文历史、休闲度假优势,推动茶产业与特色旅游、康养产业和文化研学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提升茶产业的生态、休闲、文化等非农价值……实现茶产业发展与武夷山世界遗产地保护双赢的目标已然不远。

正如我们看到的,委员们带来的“高言值”提案,经过高质量办理,乘着新时代的春风,正转化为一系列改革举措,为建设富美新南平擘画更加壮丽的蓝图。

责任编辑: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