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百万候鸟过境北京的高峰期。近日,网友爆料,北京昌平一居民自建房安装的玻璃幕墙,因映射的天空景象太逼真,导致不少迁徙候鸟撞墙身亡。惨不忍睹的场景,让爱鸟人士的“玻璃心”碎了一地。
这些年,因玻璃幕墙引发的候鸟悲剧并不鲜见:四川乐山海晶酒店门前,一群鸟儿直愣愣地撞向了玻璃幕墙,横尸街头;湖南会同县地税局楼前,上百只红嘴相思鸟飞过时集体撞墙殒命;上海长宁区哈密路上,一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仙八色鸫撞上了玻璃幕墙,上海自然博物馆将其制作成标本,警示世人。
“西当太白有鸟道”,自古以来,“鸟道”的安全对长途跋涉的候鸟至关重要。随着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一些城市处于候鸟迁徙“空中走廊”的中心地带,高楼林立、光怪陆离的城市也就成为它们的“陷阱”。在白天,玻璃反射的光影会给鸟类造成错觉,以为玻璃中的影像就是蓝天白云。而玻璃幕墙背后的植物,也常常使鸟类误以为找到绿色的觅食憩息地。到了夜晚,城市灯光会使鸟儿分不清方向,在狭隘的城市空间里蒙圈打转,精疲力竭,直至死亡。科学家研究表明,玻璃幕墙的光污染已经成为“候鸟杀手”,全球每年约7.5亿只鸟因此丧命。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人类有责任、有智慧处理好城市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关系。玻璃幕墙对候鸟的伤害,本质上是人祸。解铃还须系铃人。为了防止鸟儿撞上玻璃,我们可以为它们做些什么呢?
首先要控制和规范玻璃幕墙的应用。玻璃幕墙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不定时炸弹”,其安全监管一直是难点。在我国,现在它基本成为城市写字楼的标配,随之而来的次生灾害日益突出。上海是世界上拥有幕墙建筑最多的城市之一,全市1.3万座幕墙建筑,每年误撞高楼的迁徙候鸟不在少数。我国应当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遏制玻璃幕墙的过度使用,使玻璃反射率控制在30%以下,让城市不再“刺眼”。
其次,要采取科学防护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玻璃幕墙对候鸟的伤害。世界各地的建筑设计师、鸟类专家实践证明,对玻璃幕墙实行视觉干预,可以避免鸟类“误入歧途”。中国国家美术馆等一些建筑通过采用新型玻璃、屏幕和百叶窗等建筑外部方案,降低夜间照明亮度,较好地起到了警示鸟类、回避伤害的作用。昌平这类民宅也可以使用防鸟撞贴,把猛禽形象贴在建筑玻璃上,同样能够产生不错的效果。
保护生物多样性,人类要有一颗悲天悯人的“玻璃心”。我们不能仅仅固守不人为加害动植物的底线,还要以“为鸟疏枝,为鱼广池”的人文关怀,主动为鸟儿排忧解难,在享受玻璃幕墙给城市带来美感的同时,还给鸟儿展翅翱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