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在浦城县富岭镇殿下村,黎楚邦坐着轮椅来到离家不远的柑橘果园,喊即将下工的父母回家吃饭。黎楚邦因小儿麻痹症导致行动不便,家庭收入主要靠年迈的父母种植水稻和油茶,生活拮据。得益于脱贫政策,如今黎楚邦一家人的生活发生了大变化。
在果园里,黎楚邦给笔者算起了他们一家除了政策帮扶以外的主要收入:村里聘请父母在果树合作社干些轻劳力活,一年能有2万元左右收入;自家的40多亩茶山和3亩水稻田,由村里的油茶合作社、水稻合作社帮忙管理种植、统一经营,一年也有五六万元。黎楚邦由衷感慨:现在的生活,可真是越来越好了!
三项产业,三个合作社,是富岭镇殿下村脱贫奔小康的基础。水稻、油茶是殿下村的传统优势产业。早在上世纪70年代,殿下村就开始种植连片油茶,是远近闻名的“油茶之乡”。然而,自然资源虽好,但由于缺乏规模化、品牌化、科技化理念,很长一段时间,村民各自为战,效益不高。
自市县两级推广“生态银行”理念和模式后,殿下村村两委也开始结合实际思考如何将连片的稻田、茶山和部分闲置的农田、荒山合理开发利用。
“村里有不少闲置的山地无人管理,但是种植柑橘却很合适。所以我们去年引进了一个新项目,成立浦城县南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种植精品柑橘500多亩。”村主任张培健说,村两委积极运用“生态银行”理念,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由村里牵头流转农民的山地,再以土地管理和建设机耕道、硬化公路等基础设施投入入股分红,果园每年发放约50万元雇工费用给村民,实现村财、村民收入双赢。
“我们的入股方式是动态管理的,根据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大约可以占到10%至20%股份,等5年后柑橘上市,每年预计可以为村财增收15万至20万元。”村支书季明亮表示,由村里出面流转农民土地,以村两委信用进行“背书”,可以充分打消农民顾虑。2019年开始,殿下村集中流转了3380亩土地,租给了浦城县殿下油茶专业合作社、浦城县洋墩农业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和浦城县南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村集体以土地管理和基础设施投入入股,由专业合作社或公司统一经营,形成集中连片规模化的“自然资源矩阵”,发展粮食、油茶、水果三大产业。
经过一年的发展,如今殿下村的各项产业已初具规模。村里与县内粮食龙头企业合作签订购销合同,发展“武夷山水·浦城大米”品牌种植基地,种植1500亩优质大米,在2019年共订购500吨,收入296.4万元;油茶产业方面,村里成立两个加工厂,进行油茶统一加工,同时邀请科技特派员进行科学化提优油茶产果质量,并由合作社统一联系市场包销,此项创造产值102万元;与南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种植的500亩精品柑橘还在投产阶段,届时可发展采摘游,并直接对接本地及浙江农超,预计2023年产值可达1000万元。
“村里的贫困户20户32人,目前通过三项产业有了稳定脱贫的抓手,我们的村财收入也将随着产业的发展逐年递增。”季明亮对村里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