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翻耕土地、挑选芋种、开沟栽培……初春时节,走进福鼎市贯岭镇透埕村,广袤的田野上随处可见芋农们忙碌的身影。
“种植槟榔芋也有一些讲究,像这种不冷不热的天气种下最好。天太冷,芋苗就难以发芽,需要覆膜管理。”由于多年种植槟榔芋,芋农王其步已积累了丰富的种植经验。据他介绍,种植槟榔芋时,需将每亩田分为800个坑穴,间距保持在60厘米至70厘米,坑深30厘米,连作的槟榔芋栽种完第二天要立即进行地下病虫害治理。
“一般要在清明节前全部栽种完,等到中秋后差不多就能采收了。”王其步说,槟榔芋亩产量最高时可达20多担,每亩收入近2万元。“今年我多种了1亩槟榔芋,希望有个好收成。”
透埕村地处福鼎市水北溪、溪底溪交汇处,沙质土壤十分适宜槟榔芋生长。这里出产的槟榔芋个大体圆,酥松香甜,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青睐。“我们村是福鼎槟榔芋种植面积最大的一个村,培育出的槟榔芋已经连续两届在福鼎槟榔芋芋王赛中获得‘芋王’或金奖称号。”透埕村村主任王宗楷说,种植槟榔芋已成为村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今年春耕,该村槟榔芋种植面积达1千余亩。
“连作的地害虫比较多,不利于槟榔芋的生长,所以一般是今年种槟榔芋,明年种水稻。”王宗楷介绍,农户种植槟榔芋产生的效益远高于水稻,如果能打破槟榔芋轮作的瓶颈,那么农户增产增收便不成问题。
为此,透埕村进一步做好槟榔芋的规模化种植与田间管理工作,通过市农业农村局与高校合作,针对槟榔芋病虫害、连作等问题进行研究,促农增收。同时,透埕村芋乡槟榔芋种植合作社计划以现有的槟榔芋种植基地为基础,完善基地基础设施,改善生产条件,初步形成先进科学的槟榔芋生产系统。
福鼎槟榔芋,又称“福鼎芋”,是福鼎当地特优农产品,已有600年种植历史。多年来,为打响福鼎槟榔芋品牌,提高知名度,福鼎市已连续举办了8届福鼎槟榔芋芋王赛,原本农民单纯为庆丰收而进行的农事活动,变成了政府主导的创品牌、增效益的农产品展示会,极大促进了槟榔芋宣传推介,也赋予槟榔芋丰富的文化内涵。
随着槟榔芋从品质到品牌的提升,福鼎市以“科教兴芋,以芋富农”为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槟榔芋标准化种植,为农户提供科学指导和服务,在科学种植、深化加工、拓展市场、争创品牌等方面下足功夫,推动槟榔芋产、供、销、加工一体化建设,激发当地产业发展活力。今年,全市槟榔芋已形成规模化种植面积1.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