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草惠民生 乘风万里航——菌草技术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下)
2021-11-29   作者:黄青 郑璜 张辉 陈旻   来源:福建学习平台

“菌草,你驱赶了世界上的饥饿和贫困/你打破了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界限/你保护了破碎的森林和环境/你是雄鹰,承载着福建的美誉展翅翱翔/你把中国的知识和技能传播到五洲四海……”

一群来自中非共和国的学员,学习菌草技术后,发出由衷的赞叹。这株菌草,飞越世界,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众多发展中国家民众的“致富草”“幸福草”。

11月19日举行的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重指出,民生工程是快速提升共建国家民众获得感的重要途径,要加强统筹谋划,形成更多接地气、聚人心的合作成果。

菌草技术,消除贫困、促进就业、保护生态,让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更好惠及人民,交出了实实在在的答卷。

心相通,播下希望的种子

这一天,斐济纳维拉瓦村里响起了悦耳的歌声。

起初,是一位长者的独唱。后来,独唱慢慢变成了合唱。没有指挥,没有伴奏,但人们都默契地站立,表情虔诚。他们用真挚的歌声,表达对中国专家的感激。

“尽管语言不通,但通过菌草这一桥梁,我们实现了民心联通。”发生在第20期菌草种植培训班上的这一幕,依然不断在中国援助斐济菌草技术专家组组长林占森脑海中浮现。

在斐济,菌草技术被誉为“岛国农业的新希望”。

位于南太平洋的斐济,气候炎热,长期以来没有自己的食用菌产业。外国专家考察后曾断言:“斐济不适合种菇类。”2009年2月,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过境访问斐济,得知这一情况后,向斐济领导人推荐了“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技术。

中国与斐济政府于2009年11月签署中国援助斐济菌草技术项目换文协定。同年12月,该项目正式启动。

菌草技术漂洋过海来到斐济,要成功种出蘑菇,需攻克许多难关。

温度太高,就挖个40厘米深的种植沟,把菌袋排在里面,以薄土覆盖,靠树荫遮光;空气干燥,就定期洒水,盖薄膜保湿;没有出菇室,就地取材,把椰子树、芒果林作为天然的菇场……这些轻便化、简便化的“土办法”,让当地农民看得懂、学得会、用得起。

随着中国援建的斐济菌草技术示范中心落地,土法种菇有了升级版。年产300吨的菌草菇生产线,将机械化等现代农业元素导入斐济,为当地传统农业转型注入新动能。

“以草代木”终结了斐济无法种菇的历史;“以草代粮”,则突破了斐济畜牧业的瓶颈。

斐济一年只有旱雨两季。每当旱季来临,中西部地区都会面临青饲料供应紧张。菌草植株高大,环境适应力强,产量高,粗蛋白含量相当于青储玉米,非常适合作为饲料。

菌草受益者默罕默德·萨喜姆,是楠迪的山羊与肉牛养殖户。以前,一到旱季饲料短缺,牛羊体重都会降二三成。中国专家们免费为他提供菌草种,并教会了他种植技术。“现在,菌草旱季都长得老高,牛羊吃得膘肥体壮。”萨喜姆难掩兴奋。

2014年以来,中国专家帮助斐济种植菌草500余公顷,培训学员1704名,推广农户1700余户。如今,当地菌菇已形成品牌并开始出口,旱季青饲料匮乏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不仅仅是斐济,过去20年里,以林占熺教授为代表的中国专家,将菌草技术传播到106个国家,并在13个国家建立了菌草基地。

在南非,建成希德拉菌草技术研究培训中心,为农村地区失业人员提供了200多个固定工作岗位,培训学员507人,1万多户家庭从中受益;在卢旺达,菌草已经成为当地的新兴产业,受益者超过2万人……

菌草,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减贫与可持续发展事业的“幸福草”,在当地人民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架设起了“一带一路”民心互通的桥梁。

绿色路,生态治理生力军

“菌草技术就是为了扶贫和保护生态而生的。”林占熺说。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在福建长汀县试验取得成效后,从省内到省外,从东部到西部,菌草生态治理的“脚步”不断推进。闽清、平潭、湄洲岛,宁夏彭阳县、永宁县、盐池,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都留下了菌草的“足迹”。

2013年起,菌草生态治理的研究与应用,向黄河流域的生态治理发起“挑战”。

第一站,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八音木仁苏木查汉套海,林占熺团队种下了100多亩菌草,以筛选适合沙漠治理的菌草和草种扩繁技术。

“那里属于流动、半流动沙丘,沙层厚达2米以上,年均气温7.8℃,极端气温低至零下29.6℃,常年风力在6~7级,风沙滚滚,植物难以种植成活。”林占熺说,一群南方人去这样的地方,想靠种草固沙治沙、治理黄河,被认为是“天方夜谭”。

不断探索新品种、新办法,种下的菌草六次被打落埋没,重新栽下。终于,百日以内,菌草在流动的沙丘上实现了75%的成活率,流沙被固住了,荒漠中开始出现绿洲。

“实践证明,巨菌草生长速度快、分蘖能力强,根系发达;‘绿洲一号’耐寒、耐旱、抗埋压,套种可有效防风固沙。”林占熺表示,有关部门组织专家组进行验收,结果显示菌草治沙技术实用性强、方法简便、便于推广,菌草治沙防沙,在黄河沿岸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位于内蒙古的乌兰布和沙漠,是我国四大沙尘暴发源地之一。但如今在沙漠东缘,一大片漫漫流沙已被浓绿牢牢“锁住”。

这便是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黄河沿岸菌草生态治理示范基地”。在这里,巨菌草种植80~100天就能有效防风固沙,8年前种下的巨菌草至今仍在有效固沙;在菌草中套种的柳树、白杨,比沙地直接种植的成活率提高了20%~30%;种植菌草一年后的沙地,有机质含量增加58.97%,实现“变沙为土”,可种植马铃薯、花生、西瓜等作物。

黄河水利委员会把菌草技术列为全流域推广应用项目;水利部“黄土高原菌草生态工程技术的示范应用”项目取得成功……菌草,正为黄河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供越来越多的科学依据和适用技术,也为治理大江大河生态提供了经验。

同时,作为生态治理领域的生力军,菌草生态治理技术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用推广。

在尼罗河源头卢旺达,实践数据显示,种植巨菌草土壤流失率比种植玉米减少97.05%~98.9%,水流失量减少80%~91.9%;加纳、尼日利亚等地的专家学者也前来我国取经学习菌草矿山恢复、荒漠崩岗治理技术。

“中方将充分发挥菌草适应性强、实用性高,成本低、见效快,防风固沙、改良土壤的三大优势,进一步深化互利合作,让菌草成为更多发展中国家民众的‘幸福草’‘致富草’。”9月2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菌草援外20周年暨助力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论坛上表示。

菌草技术在“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之路上,正开启新的“绿色之路”。

可持续,菌草发展新机遇

自9月“菌草援外20周年暨助力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论坛”之后,国家菌草中心连续组织了多场菌草国际发展合作活动,福建农林大学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林冬梅博士为此马不停蹄。

10月,在宁夏平罗县宝丰镇宝丰村,组织50多个国家的代表“云参观:黄河菌草生态安全屏障建设”;11月,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和福州连线召开联合国菌草技术项目津巴布韦国别会议;11月,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格拉斯哥主会场和福州连线举办边会“菌草绿色生态屏障:菌草技术的生态治理与产业发展”,向30多个国家的代表分享菌草技术在生态脆弱地区的治理模式与成效。

林冬梅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这为已经持续20多年的菌草援外提出了新要求,更带来新机遇。

在林冬梅看来,菌草技术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菌草的原料资源可持续,土地资源可持续,生态保护可持续,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林冬梅说,这些优势将带来经济发展的可持续,“例如,利用菌草生物量大、生长快速的优势,生产板材,不仅可以节约大量木材资源,其经济效益也可观,前景十分广阔”。

面对新机遇,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在国外,根基在国内。

一直以来全力支持林占熺团队的福建农林大学,为促进“幸福草”更好地服务国家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正大力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推动菌草科学、技术及产业高质量发展。接下来的3年将投入1000万元,聚焦菌草基础研究、理论创新、种业工程、综合利用、产业绿色发展、生产装备智能化等方面,举全校之力联合攻关,以建立菌与草交叉的新兴学科——菌草学,完善菌草科学与技术体系,促进菌草新兴产业发展,加强菌草研发和推广条件建设。

目前,菌草技术从“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到“以草代粮”发展畜牧业,再到生态治理、保健食品、菌肥、生物材料等领域,正朝着产业方向,释放巨大的潜力。菌草具有良好的性能,可实现以草代木、代塑,生产板材、纸张、包装材料等。

在宁夏、内蒙古、河南等地,菌草科技创新产业园正在建设中,将进一步促进菌草生态产业的发展。

林占熺对此信心满满,他认为,菌草技术的高标准应用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由于菌草技术是一项着重扶贫、保护生态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技术,将助力有关国家落实消除贫困和饥饿、促进粮食安全、保护生态安全等多项可持续发展目标。

这几日,林冬梅博士又忙碌起来,她正在联络多个国家,推动菌草技术示范基地落地。

同舟共济,乘风万里。菌草之路在延伸,菌草传奇在延续。

面向未来,菌草这株“幸福草”,作为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植物大使”,将在为发展中国家破解发展难题、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持续贡献福建探索。

责任编辑: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