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服务三农 | 典型案例⑤:“稻梦空间”活了山村热了民心
2021-12-31   来源:中国福建三农网

中国福建三农网宁化12月31日讯 作为地理标志产品“河龙贡米”原产地的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所产稻米从宋时便作为皇粮上贡。近年来,稻米生产成为该县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要抓手之一。怀着科技为民的初心使命,带着党旗下的庄严宣誓和院所领导的殷切期望,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科技特派员吴志源来到了宁化县,由于此前已在该县多地开展过多次科技服务,他对当地水稻产业现状、存在问题了然于心,酝酿已久的宁化“稻梦空间”发展蓝图呼之欲出,并用实际行动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中。

图片12.png

科技特派员吴志源(右)在田间开展技术指导

送订单,保效益

福建省是传统的水稻制种大省。宁化是福建省除了全国超级制种大县建宁县以外最大的制种县,一年制种达到3万多亩,有5000多户农户参与制种。

吴志源把提高水稻制种效益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为合作社、农户提供新技术和服务。2020年疫情发生时,众多制种合作社面临困难,有可能重新返贫,宁化县祥贵制种专业合作社便是其中之一。2019年底,该合作社在中沙乡樟荣村流转了60多亩地,计划用于杂交水稻制种,依照往年,生产订单大约于正月十五就已签订,但受疫情影响,企业生产订单仍然遥遥无期,而农时农事不等人,马上又要春耕春播,时间非常紧迫,社员们心急如焚。吴志源见状,迅速行动起来,为解决有田没订单的问题,他在调研特种稻米生产销售情况后,鼓励农户开展特色红米种植,协调将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自育优质特色稻新品种“闽红两优727”引入合作社进行制种。此外,他还多方协商,通过生产单位与合作社签订种子购销协议方式,进行保护价收购,使社员们无销售后顾之忧,确保了合作社的效益,得到了社员们的一致好评。

图片13.png

察看水稻秧苗长势

樟荣村也是订单式农业的受益村之一。在吴志源的积极协调下,隆平高科杂交水稻200亩制种订单落地该村,通过“种烟+制种”模式,不仅实现土地充分利用,还挽回了疫情带来的损失,直接为该村新增产值约26万元。

近年来,在宁化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宁化县农业农村局的统筹协调下,通过科技特派员吴志源等相关团队专家的不懈努力,引进了隆平高科、荃银高科、中种集团、金色农华等大型种子企业,制种基地扩展到15个乡镇,年制种面积超过3万亩,实现年产值近亿元。

送技术,夯基础

以往,宁化县的制种合作社一般规模较小,多以人力为主的传统方式进行生产,现代化机械设备较少,相应配套技术的使用也不多。吴志源紧紧抓住制种发展趋势,通过开展培训指导、示范推广等方式,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

祥贵制种专业合作社的订单问题虽已解决,但60亩传统方式制种所需的大量劳动力仍是一只拦路虎,农村劳动力本来就紧缺,特别是疫情期间,根本无法雇到工人干活。为此,吴志源与合作社理事长夏祥贵多次沟通,采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集成的福建丘陵山区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进行制种,仅2-3人就可管理80-100亩制种,效率高且节约人工成本。鉴于合作社刚起步,没有制种专用插秧机,吴志源经多方联系,终于协调到两台制种插秧机供合作社免费使用。

图片14.png

开展技术指导

为使合作社顺利实施机械化制种,吴志源除了通过电话、微信实时跟踪具体进展外,还多次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紧盯每一个关键步骤,顺利完成母本秧盘育秧、母本机插、植保无人机喷施农药、父本机械割除、烤烟房烘干种子等技术操作。

图片15.png

推广机械化制种

通过多年的示范推广,特别是疫情的推动,越来越多的合作社、农户尝到了机械化制种带来的巨大效益,抛弃了固守的旧理念,掀起了一股学习机械化制种技术的热潮。目前,宁化县有13家合作社可以提供制种机耕、机插、机防、机收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大大提高了制种机械化程度,减少了劳动力成本。

送服务,促增收

作为科技特派员,吴志源深入生产一线,面对农户制种订单少、栽培管理水平低、糯稻退化混杂严重等难题,每年协助合作社联系制种订单达3000多亩,提供杂交水稻制种轻简化、糯稻高产栽培等技术及紫两优737、荃优212等新品种,建设了中沙全程机械化制种百亩示范片、石壁糯稻提纯基地,扩大了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的影响,特别是在示范推广水稻所自育的优质稻、特种稻、全程机械制种技术等方面成效突出,新增社会效益300多万元以上。

图片16.png

推广水稻生产技术

近年来,吴志源以“河龙贡米”后备新品种示范筛选、优特稻新品种百亩示范推广、糯稻品种提纯复壮、全程机械化制种示范推广、发展稻田彩绘、服务合作社等为抓手,不断助力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为宁化县乡村产业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17.png

吴志源下田示范小型农机操作

吴志源的用心帮扶、诚恳态度、扎实作风,让农户们看到一个比自家孩子更关心自己冷暖的“孩子”,一个卷起裤脚跟自己一起下田的干部,一个斯斯文文却是种田老把式的省城人。他们都说:“日子越过越红火,靠的是党派来的人。吴志源就是党派来帮助大家脱贫致富、战胜疫情的‘特派员’,是光着脚、沾着泥的教授,是自己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供稿)

责任编辑: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