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服务三农 | 典型案例⑩:让旱地作物产业更有“盼头”
2022-02-17   来源:中国福建三农网

中国福建三农网福州2月17日讯 福建旱地作物种植规模常年稳定在500万亩左右,主要品种有甘薯、马铃薯、花生、玉米、大豆,是不少县域地区的农业支柱产业。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旱地作物科技服务团队紧抓种植技术和良种繁育等产业发展关键环节,走遍八闽大地,破解急难问题,让种植旱地作物的从业农民“吃定心丸”,挣更有“盼头”的钱。

创推品种“救”产业

宁德市蕉城区洋中镇钟洋村村民余延滨返乡创业,种植玉米和甘薯等旱地作物,因缺乏技术指导、种植品种老化,几乎白干了一年。2009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研究员陈山虎获悉情况后,马上组织鲜食玉米、甘薯方面的专家,帮他进行种植规划,推荐适应性优质新品种,并进行细致的种植过程技术指导。

微信图片_20220223204853.jpg

陈山虎带领的专家组在田间指导村民种植鲜食玉米

有了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旱作物科技服务团队这个“靠山”,余延滨当年喜获丰收,感激之余,他给服务团队(当时称“科技下乡双百行动”)送来“心系农民,科技帮扶”的锦旗。在团队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余延滨建立合作社,建起大棚,申请项目,申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基地,合作社种植的鲜食玉米、甘薯等农产品有价有销路,每年经济效益达200万元。

微信图片_20220223204856.jpg

2011年,陈山虎研究员在闽东片区“科技下乡双百行动”现场会向嘉宾介绍鲜食玉米科技服务情况。

合作社的成功经营吸引了更多返乡村民参与,村里的人气越来越旺,钟洋村逐渐变靓了。余延滨因此被评为宁德市“最美农民”、宁德市特支人才“百人计划”人选,并被推选为宁德市第四届人大代表。而钟洋村在陈山虎带领的旱地作物科技服务团队的帮扶下,也成为宁德地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典范。

微信图片_20220223204859.jpg

种植户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下乡双百行动”送上锦旗

旱地作物科技服务团队助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既改变了村民的生活,也改变了当地乡村的面貌。2017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旱地作物服务团队选育的甜玉米新品种“闽甜6855”,在大田县土壤肥料综合服务部的郑启双试种成功。由于其适应性强,抗性好,产量高,品质好,比其他品种的收购价每公斤高0.2元以上,周边村民闻风引进。2018年,“闽甜6855”在永安和大田的种植面积达到1.5万多亩,2019年种植面积达到3万多亩,该地区甜玉米顺利完成品种迭代,当地甜玉米产业实现转型升级。

微信图片_20220223204903.jpg

福建省农科院专家与种植户代表交流

甘薯和马铃薯是福建平潭的主要特色农业。服务团队先后从省内外引进薯类新品种40多个,在旱作科技人员和当地推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构建甘薯、马铃薯、花生等绿色生产体系”被列入平潭综合实验区“十四五”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旱地作物产业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旱作物科技服务团队着力推广新品种,有效破解产业发展后劲不足的瓶颈,闽薯1号马铃薯、“抗黄1号”花生、“闽豆5号”鲜食大豆都成为全省主栽品种,育成的“闽甜6855”成为福建、海南、广东的冬种区推广种植面积最大的甜玉米品种;“福薯604”甘薯品种,解决了福鼎市乃至宁德市淀粉产业受甘薯瘟病影响无品种可用的困境,被誉为甘薯淀粉产业的“救星”……

微信图片_20220223204906.jpg

平潭马铃薯新品种展示及“双减”技术示范现场

微信图片_20220223204909.jpg

永安青水鲜食玉米新品种及“双减”技术示范现场

创推技术“保”产业

旱作物科技服务团队在技术推广方面同样亮点迭出。近年来,团队专家深入合作社、企业和种植户的生产一线,指导解决了2019年的甘薯小象甲虫害危害问题、2020年的马铃薯种薯病毒检测问题、2021年的马铃薯霜冻危机以及甘薯台风灾害等生产突发难题。

微信图片_20220223204912.jpg

福建省农科院专家调研平潭甘薯全程机械化生产

团队与平潭综合实验区农业农村发展中心长期保持密切合作,着重解决薯类产业技术问题。在团队专家的帮扶下,平潭县绿绿鑫蔬果农民专业合作社引进优秀的品种加上先进的栽培技术,生产出优质的平潭沙地蜜薯、闽薯1号马铃薯,成为省内公认的优质薯类产品,在省内外市场供不应求。团队总结的平潭甘薯全程机械化种植模式,成了福建省甘薯机械最为齐全、机械化程度最高的技术模式。

微信图片_20220223204915.jpg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健康生活,‘薯’你最美”薯类科技开放日活动现场

微信图片_20220223204918.jpg

海南冬种区“闽甜6855”千亩示范片测产验收现场

旱作物科技服务团队立足八闽大地“三农”主战场,辐射国内相关主要产区,坚持以新品种、新技术为抓手,服务甘薯、马铃薯、鲜食玉米、大豆和花生产业的长效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据统计,专家团队组建以来累计在省内外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340余万亩,为福建乃至全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供稿)

责任编辑: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