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林下“生金” 生态富民
2022-08-30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8月26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尤溪县八字桥乡下畲村村民郑祖初早早来到佛手瓜种植基地,迎着晨光抓紧采摘一批佛手瓜。

站在林地的坑沟里,看到长势良好的佛手瓜似秤砣一般挂满了一座座瓜棚,郑祖初的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自今年6月佛手瓜陆续上市以来,郑祖初每隔一天就可采摘1000公斤左右。

跟种田比,郑祖初觉得佛手瓜的经济效益要好得多。“目前市场价在每公斤3元左右,这样一年下来可增加收入10多万元。”对他来说,最高兴的还是有专业合作社当家,不仅佛手瓜的价格稳定,销路也不用愁了。

林下佛手瓜种植是八字桥乡发展林下经济的一个缩影。八字桥乡共有林地面积93462亩,森林覆盖率达81.1%。如何充分利用林间资源优势,为农民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八字桥乡历届党委、政府始终将发展林下经济作为特色产业来抓,依托当地丰富的林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引导农民发展林下经济产业,种植太子参、黄精、七叶一枝花等中药材,实现农林资源优势互补,带动农民实现林下增收,走出了致富新路子。

“关于做好‘山文章’,多数山区在产权归属上下功夫,而八字桥这篇文章,力求在产值方面实现新突破,为林改再出发谋出新路子。”八字桥乡党委书记胡宗瑜介绍。

罗岩村村民吴方洁,是全乡的林业大户,经营竹林几十年,家中共有300 亩毛竹林。以前,由于土壤板结,又缺乏科学管理,每年通过砍竹、挖笋,年产值最多时就10万元左右。毛竹林整体效益不高,能收成多少全凭“天意”。

“这几年,通过竹林深翻、施肥等措施,发展笋用毛竹林,制作白笋干经济效益更加可观,去年年产白笋干1万余斤,年收益近30万元。”吴方洁最喜欢算的就是增收账。

收入蹭蹭涨,吴方洁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两年前,他成功加入兴万家笋竹专业合作社后,为进一步提升笋竹效益,引进了先进的竹林管理技术,并将竹林种植规模扩大至1000亩。今年,他充分利用毛竹林下空间,套种了七叶一枝花200亩,如果长势顺利,5年后还可新增年收入20万元。

眼下,依托“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八字桥乡积极推进5家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林下经济,共吸纳社员210户,带动1350多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促进竹农每年平均增收约1.3万元。

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科技同产业无缝对接,八字桥乡先后建立了太子参、黄精、七叶一枝花3个科研实践基地,围绕林下经济重点产业、重点环节开展技术攻关,先后完成多个中药材品种标准化栽培,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

林药共生长,效益双丰收。如今,八字桥乡已建成千亩太子参、黄精和七叶一枝花基地,林下中草药种植初具规模,其中九制黄精茶、炭烤黄精茶、黄精丸等系列产品在福州、厦门等地成为热销产品。

同时,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瞄准市场,八字桥乡还重点推进“林禽”“林畜”林下生态养殖,进一步盘活林下土地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坑头村村民余常灿,2019年返乡创业,夫妻俩一起创办了创逸家庭农场。经过一番市场调研,他引进了500只特种经济动物——七彩山鸡,并将毛竹林作为天然放养场所。采用林下散养的模式,余常灿养殖的山鸡肉质紧实,汤味鲜美,市场供不应求。

“去年底,农场出栏的300只山鸡在春节前被预订一空,年收益近20万元。”余常灿喜上眉梢。今年,他继续扩大了养殖规模,通过流转60亩林地,新增山鸡养殖1500余只,预计收益可达80万元。

“目前,我们跟酒店合作,主要做的是订单生意。下一步,打算开通电商直播平台,探索直播带货,把我们的七彩山鸡推销到外地去。”效益一年比一年好,对未来余常灿信心满满。

林下“生金”,生态富民。八字桥乡依托林地资源,大力推动“林+药”“林+禽”“林+畜”等产业发展,辐射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增收。去年,全乡林下经济年产值超过65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万多元。2021年被列为省级林下经济示范乡镇创建单位。

“围绕‘扩规模、提品质、打品牌’的目标,八字桥乡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创建品牌,推动林下经济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胡宗瑜介绍。 

责任编辑: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