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建瓯:用科技“点燃”田野新希望
2023-01-11   作者:葛悦月 吴震   来源:闽北日报

荒地复耕、稻田丰产、稻螺销旺、农民增收……省级科技特派员练进旺下派到南平建瓯市迪口镇的3年来,一连串的喜人变化出现在这个乡镇。

练进旺今年57岁,是建瓯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曾主持并参与省部级以上项目7项,主持县级试验示范项目9项,先后获得福建省专利奖三等奖、南平市专利奖一等奖和南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

谈起如何用科技带领村民致富,他说:“要因地制宜选择种养项目,充分对接和利用好上下游资源,宣传调动农户的积极性,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种养技术和推广成功模式,用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2019年,练进旺水稻产业服务团队从浙江省引进超高产亚种间籼粳杂交稻新组合“浙优21”在建瓯试种。该品种在福建省可作单季稻、菜后稻或烟后稻种植,具有适应性广、抗病力强、抗倒伏、收割时间弹性大等特点,有利于种植大户劳动力调节,可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2020年11月3日,在建瓯市东峰镇的230亩连片示范种植区,该品种经中国水稻所、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福建农林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实割测产,亩产干谷达1008.51公斤,创福建省有史以来水稻大面积公开测产单产纪录。

目前,“浙优21”因其优异表现被省农业农村厅列入2022年福建省主推品种,在建瓯及全省推广种植已达8.3万亩。

近年来,迪口镇越来越多的农户为了养家外出务工,撂荒地数量随之急剧增加。2020年,练进旺为解决这项突出问题,结合实际,探索推广山垅田稻螺综合种养模式。

“早先,我们在迪口镇凌坑村综合种养稻螺63亩,效果不显著。经过反思,我在2021年7月选派到店村任第一书记后,重点解决螺苗种供应与主要技术问题,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和项目,全程指导村民科学种养,最终,稻螺综合种养亩产值达4000元以上,种养效益显著,农民积极性大增。”练进旺回忆道。

目前,迪口镇稻螺综合种养面积已达345亩,稻螺综合种养示范基地被列入“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渔业科技示范基地”,近3年该基地共举办现场观摩会5场、培训7场,培训农技员或种养户600多人次。

练进旺在现有综合种养基础上,还对接引进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福建省粮油质量监测研究所等单位人才,探索“稻螺种养”“稻蛙·稻螺阶梯式交替种养”“稻螺鱼种养”“稻鳖种养”“稻鳅种养”等模式,构建一个多元化的稻渔种养模式和相应配套技术的共享平台,为稻渔种养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有效推动建瓯市乃至540公里武夷山脉靠福建省一侧撂荒地的复耕复种。

这些年,练进旺一直致力于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落地。至2022年,他共促进撂荒地复耕110.6亩,亩增收2810元,用科技燃起了田野新希望。

2022年11月,他被南平市委授予“全市优秀科技特派员”称号。

责任编辑:何菁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