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平(左一)与村民一同察看笋干 受访者供图
“马上就要挖笋了,大家要做好企业和农户的对接工作。”2月28日,徐玉平正和村两委班子商讨着今年笋竹交易工作的相关事宜。
1993年出生的徐玉平是土生土长的三明泰宁县大田乡垒际村人,高中毕业后参军入伍到山东,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年后被选拔为士官。2016年退伍后,徐玉平选择回省发展,从事服饰企业网络运营工作,后来自主创业,经营餐饮连锁店,事业蒸蒸日上。2021年,在党的政策号召下回村参加换届选举,当选为新一届垒际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村‘两委’班子青黄不接,村子的发展陷入了困境。”接到老支书电话的徐玉平,得知村里急需一名有思路、能力强的年轻人带领大家走出垒际村发展的困境。再三思考后,徐玉平放弃了在福州经营的店铺,回乡发展。
上任伊始,如何“破题开局”?徐玉平把目光放在了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上。
垒际村笋竹资源禀赋,拥有竹山面积7524亩,全村从事笋竹相关产业的农户有500余人,立足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徐玉平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深化“跨村联建”党建模式,与大田村、北斗村联合成立“瑞田联合党总支”。
三村捆绑争取项目资金,盘活大田村闲置场地资源改造为闽笋交易市场,呼吁村民全电烤笋,从晒笋的体力消耗、雇工成本、烤笋品质等各个方面与传统制笋工艺比对,实现了笋干售价提升10%以上。垒际村也通过收取场地租金、运营管理费用等,赚到了“第一桶金”,实现村财增收3万元。
同时,村“两委”干部牵头带动全村205户村民开展护笋养竹工作,推动低产竹林改造和丰产竹林培育,合力打造约500亩的丰产竹林示范片,进一步壮大垒际优势产业。2022年,垒际村笋竹产业总产值近1000万元,占全村生产总值60%以上。
农村的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笋竹产业发展稳定后,徐玉平开始思考如何增加特色产业。了解到垒际村的土壤、气候、日照适宜洋芋生长,他便抓住机会,潜心钻研洋芋种植,从学习论证、选育品种、整合资源、寻求支持等几方面入手,主动跑市场、垫资金,请教专家学者。经过多方考察分析,最终选定了高产抗病的新品种“桂兴芋3号”。
徐玉平带头成立了瑞民农业合作社,并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组建复垦工作队,争取项目资金,把村里的抛荒地进行复垦,配套建设排水沟、排灌渠等基础设施,深入宣传粮种补贴、产业奖补等农业优惠政策,引导有意愿的村民发展洋芋种植,统一规划建设洋芋种植示范基地200余亩,免费传授种植技术,优惠提供种苗、肥料、农药等生产物资。目前,已有30余户村民加入合作社,种植洋芋面积达600余亩,每亩收益可达3000元。
年轻有冲劲,有想法勇担当,徐玉平瞄准“互联网+”新业态,自费学习无人机航拍技术、参加电商直播培训,积极对接电商、抖音、国铁商城等平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推广销售本村的笋产品和洋芋粉丝产品,广大消费者争相购买。随着徐玉平的到来,垒际村的发展困境已经成为过去,如今的垒际焕发着勃勃生机。
“这是我从小长大的村子,带领群众奔赴幸福生活,是我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的不懈追求。”徐玉平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自任职以来,他退役不褪色,正逐步成长为一名具有带头致富本领和能力的“兵支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