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县城往西15公里就是达埔镇汉口村,还没看到盛大的晒香场面,浓淡相宜的香料味儿就率先侵入鼻腔。
“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这个年纪还有这样的收入,挺满足的。”60岁的林维仁已经在汉口制香厂工作三四十年,从20世纪80年代的月工资100多元涨到了现在的5000多元。他说,自己的身体还不错,可以再干个几年。
“一年365天,我们的制香厂都没停过。”汉口村党委书记洪毅湘说,“背靠香产业,村民们只要勤劳能干,在家门口就可以有份工作。”
时间倒拨到20世纪70年代初,那时的汉口村村民靠卖菜苗维生,是个经济落后的小村庄。1979年,该村贷款2万元创办汉口神香厂,经过一代代人的奔跑接力,发展到拥有固定资产1800多万元的集体制香厂,年创出口产值4500多万元。1994年,该村成为永春县第一个“亿元村”。
直至现在,汉口制香厂依然以强劲的生命力滋养着汉口村村民。从厂里走出去的学徒几经拼搏,从家庭式作坊逐渐发展壮大,创立了30多家制香企业,为附近村民提供2000多个工作岗位,年创产值2.3亿元,形成了一业带动全村、一村一项目的生产格局,一支香带来了繁华。
人多地少严重限制了汉口村香企规模的发展。
思变求远,向新而行。2007年达埔镇整合资源,建立永春篾香城,汉口村走出去的企业纷纷入驻;2012年,永春县打造百亿香产业集群策略,争创“中国香都”;2014年,达埔镇获评“中国香都”;2018年,永春县提出“新香八条”。2020年全县香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百亿元,去年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17亿元。
制香晒香、接待客户、短视频直播带货、优雅的香道表演……如今,在中国香都香品产业园内,每天都是欣欣向荣的热闹景象。
“目前,中国香都香品产业园已有21家企业入驻,涵盖原料、机械、制香、贸易等上下游企业,其中17家企业建成投产,规模以上企业6家。”达埔镇党委宣传委员林妙恩介绍,汉口村辐射带动达埔香产业发展,使得该镇现有制香企业近300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香产品种类达上千种,国内市场销售覆盖率达80%以上。
汉口村香产业的发展,靠的是传承与创新。
2017年,达盛香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全自动制香设备、自动化佛香烘干房产品被列入泉州市“数控一代”示范产品;2021年,福建香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3年,福建兴隆香业有限公司的作品《海丝·兴隆香之路》获2020迪拜世博会中华文化馆玉兰奖金奖。
以机械化生产更替粗放型生产,以研发提质香品拓宽市场渠道,越来越多的香企通过品牌构建保护永春香健康发展,推进香产业转型升级……
“原来,香文化这么有内涵。我是永春人,我为永春香自豪。”今年2月,永春县举办首届“中国香都”文化旅游节暨第三届全国“心香杯”斗香赛活动,不少市民惊叹于璀璨的灯光秀加造型别致的垛香花场面,纷纷前往永春香都广场打卡拍照,并自觉在朋友圈广泛传阅。
“这次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永春人的香文化自信,我们可以借势培育文化业态,让香文化更深入人心。”洪毅湘说了,汉口村前不久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村里将抓紧时机,以“寻香”为主题,打造汉口村后溪寨—蒲氏传香发源地—空中晒香厂—汉口制香厂—手工制香DIY体验室—汉口香电商直播孵化基地—汉口村史馆的“香脉寻迹”文旅路线,进一步传承弘扬香文化,带动“香产业+文旅经济”转型升级。
香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达埔镇将持续探索与日化龙头企业合作开发防疫用香、天然蚊香等新产品,打造香氛产品集散地。积极与华宝香精股份对接,探索借助资本力量对香产业进行整合提升,提高香产业税收贡献度。引导香企扩大香的应用场景,鼓励进入酒店、会所、茶叶店等平台,带动永春香销售。
“下一步,我们将把特色产业长板拉长、特色做特、优势做优,用好中国香都、国家香检中心、国家级非遗三块‘国家级招牌’,大力发展精油提取、生活熏香、芳香疗愈等新业态,推动香产业向芳香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中国芳香康养天堂。”达埔镇党委书记林文永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