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推动南平水利事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2023-06-27   作者:南平市水利局   来源:闽北日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我国国情水情,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开创性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为新时代治水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一代代南平水利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力以赴、前赴后继,全力推动南平水利事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一、树立全民节水意识,助推实现可持续之“河”

“节水优先”是管水治水的首要内容,也是全社会应该树立的行为习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全民节约意识。我市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制定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严格实施取水许可,全市用水总量控制从27.12亿m3降至21.33亿m3,万元GDP用水量从272m3降到95m3,松溪、浦城、建阳、顺昌4个县(区)先后建成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粮食安全,水利先行。灌区肩负着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是落实“节水优先”治水方针的重要抓手。通过积极的工程建设,全市拥有中型灌区从早期的21处,扩大到58处。“十二五”以来,我市先后实施39个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有效恢复灌溉面积34.7万亩,新增节水能力6384万m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2015年的0.553提高到2022年的0.573。

二、聚焦长治久安目标,初步建成壮美安澜之“河”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闽江是我们的母亲河,母亲河上游要综合治理好。”1998年闽北遭受“6·22”特大洪灾,他在深入南平调研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时指出,受灾严重的闽北,更应当发扬伟大的抗洪精神,把大灾之地变成大治之地,打好水利建设总体战。二十多年来,我市牢记嘱托,以流域为单元,系统治理,统筹提升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防洪能力,水灾害防御体系初步建成。积极推动非工程防御措施,2015年建成山洪灾害预警预报系统,为各级各部门抗洪救灾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开展水库水雨情监测项目建设,预计在2025年将构建水利工程视频监控和自动化雨水情监测体系,实现中小水库和堤防智慧化监管。全面开展工程措施,全市共有水库498座,总库容18.1亿m3,水库调蓄精准开展;完成中小河流综合治理约194公里,实施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约404公里,建成堤防256条,总长384.27公里,抵御洪水灾害能力全面增强。目前,延平主城区防洪标准基本达到50年一遇,武夷新区防洪标准已达到30年一遇,其他县主城区防洪标准基本达到20年一遇以上,切实保障了全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三、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全力打造健康生态之“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福建工作期间亲自主导了“生态福建”建设。南平既是山城,也是水城,水资源丰富。近年来,南平市围绕水资源,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全面深化河湖长制,全方位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建立以河务专员管督查、河道专管员管巡查、河道警长管执法的“两员一长”为主的工作队伍。推进多元化监督管理,建立“河长办+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部门联动机制,成立南平市幸福河湖促进会、南平河湖研究院、百姓河长工作站等,实现社会共治。出台《南平市河岸生态地保护规定》,常态化开展河道问题整治,全市水环境、水生态持续保持优良,I-Ⅲ类水质比例保持100%。始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水土保持“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重要批示精神,全力推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状况明显改善,呈现流失面积、流失强度双下降趋势。2011年至2021年,全市水土流失面积由2156.27km2降至1689km2,水土流失率由8.2%降至6.42%。建瓯、政和相继退出省级水土流失重点县,南平市(武夷学院)生态茶园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阳区书莒溪清洁小流域、浦城县获评水利部“国家水土保持示范”荣誉称号,建立了22所水土保持教育基点校,将水土保持理念渗入中小学教育,得到水利部认可。

责任编辑:林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