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催人醉
2023-10-27   作者:尤方明 吴苏梅   来源:闽东日报

金秋十月,收割机驰骋于百亩稻田。宁德市寿宁县犀溪镇武溪村农户魏朝辉正抢抓时机收割水稻。“今年,预计能收下45000公斤稻谷。”魏朝辉说。

魏朝辉的底气,源于事在人为的自信。去年,寿宁启动耕地抛荒撂荒整治工作,全年垦复荒田7900余亩,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为今年的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坐拥硒锌土壤、精选优质良种,坚持党建引领、返乡能人带动,寿宁绘就出一幅“稻香催人醉”的田园画卷。

科技加持支部领航  

魏朝辉脚下的这片田垄,本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撂荒地。受农村劳动力弃农经商或长期外出务工影响,寿宁一度有大片耕地闲置,农业发展陷入瓶颈。

2022年,寿宁县政府制定《开展耕地抛荒撂荒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加大粮食生产补助力度、规范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完善水利等设施修复建设、政府兜底水稻种植保险保费、指派技术人员挂点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等举措,全面带动撂荒地复垦复种。

在这过程中,像魏朝辉这样的种粮大户起到重要的带头作用。魏朝辉家中历代为农,2017年,不忍父母操劳的他毅然回村,加入种粮队伍。

作为“新农人”,魏朝辉对农业有自己的见解:“人工成本高是制约山区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必定要走智能化、机械化之路。”因此,借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东风,魏朝辉购置了微耕机、收割机、碾米机等,大大提升了种植效率。

今年,魏朝辉开始尝试无人机撒播模式。无人机依照规划作业航道撒播种苗,不仅撒播更均匀、密度更高,且平均一亩成本仅10元左右,为原先人工插播成本的1/30。无人机同时在封闭灭草作业、智能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发挥关键效能。历经5个月实践检验,新模式培育下的稻田亩产量高于传统方法。

撂荒地重焕新生,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发挥了关键作用。寿宁县西南部的芹洋乡芹洋村,村党支部书记王发洪立于田间,开荒过程仍历历在目。

受制于农村劳动力外流,撂荒地复垦复种任务无法落实到户,如何破解?王发洪带头成立鸿源绿川农业专业合作社,耗时2个多月开垦荒田170亩,随后统一组织代耕。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热情日渐高涨。依托早年流转及近年垦复的土地,如今,合作社共发展水稻70亩、猕猴桃52亩、瓜蒌52亩、黄桃60亩。

走进层层稻浪,稻株修长挺拔,稻穗颗粒饱满,这是寿宁着重推广的“福香占”品种。今年,寿宁计划在全县建立1500亩以上的山垄田优质稻(福香占)示范片,其中,芹洋乡示范片底线面积为150亩。“通过去年累积的种植经验,以及县农业农村局专家技术组的悉心指导,今年亩产可达450多公斤,目前正加紧抢收。”王发洪说。

此外,芹洋村还创新“一地多用”轮作模式,套种西瓜、玉米、山冬乌、土豆等作物,带动村集体、村民双增收。2022年,芹洋村村集体收入达50.2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2.12万元。

作物丰产农户增收  

站在寿宁县大安乡亭溪村田山山头举目四望,但见梯田绵延行云流水,恰似金碧辉煌的纽带纵横峻岭。这片400余亩的田地去年由乡贤叶生同村民垦复,如今种植“野香优676”等优质品种,静待丰收。

2013年,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勘查发现,寿宁土壤富含硒、锌元素,而亭溪村正处核心区。同年,叶生回村创业,以开办农家乐为起点,组织群众先后种植林下中药材以及菊花等观赏花卉,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但他始终没有忘记水稻这条“根”。

自2015年起,叶生牵头的庭欣农业专业合作社便致力于水稻种植,年均售出大米3万公斤。2022年,叶生创办的寿宁县臻香米业有限公司成为县域内唯一获得SC认证的粮食加工企业,自此锌硒大米的售价翻了数番。

谈及丰收经验,叶生认为遴选良种、积极推广山地农业机械以及病虫害统防统治颇为重要。在叶生公司管理的农田中,有150亩为寿宁2022年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片,旨在达成综合防效超90%、损失率低于5%、农药使用量减少20%以上、农产品农残不超标的目标。

明年,叶生计划开垦田山至范家山山头1475.98亩田地,试种五常大米,以劳动报酬+收成作物二次分红的方式吸引在外青年返乡务农,目前已有36人响应。“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我希望以富硒富锌农业发展为抓手,促进乡村人才回流,带动村民共同富裕。”叶生说。

丰收之际,如何打开农产品销路是粮农关心的问题。今年,寿宁继续深入实施“我在寿宁有亩田”活动,积极动员党员干部职工与社会各界人士认购商品型粮食产品。目前,全县认领面积达3719.16亩,签订协议332份,有效激发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我们将践行大食物观,积极试种适宜山地推广的作物品种,以轮作等方式充分挖掘土地经济附加值,探索社会化服务组织代耕代种模式,切实减轻农户种植压力,确保作物丰产,农户增收。”寿宁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袁军说。

责任编辑:徐辰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