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锦先:乡村振兴带头人
2023-11-21   来源:东南网

华锦先,男,汉族,龙岩市新罗区小池镇培斜村人,1963年1月生,1982年6月参加工作,199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高中学历。1994年至1996年任培斜村村委会委员,1996年任培斜村党支部书记至今。自1996年担任支部书记以来,华锦先十分重视基层党建、文明乡风建设;立足培斜村区位和生态优势,不断探索“外向市场发展产业、足不出户创业就业、生态文明安居乐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以“竹茶加工、乡村旅游、农村电商”三大特色产业为中心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格局,实现了“省定贫困村”到“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蝶变。

他是组织堡垒的缔造者

“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华锦先深知这个理。自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起,他就将建强村级班子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通过建立健全党支部、村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等制度,形成《培斜村制度汇编》,规范村干部的办事方式;落实村务党务财务“三公开”,让村干部的权力在村民的监督下运行,有效解决了村民不信任村干部,村干部干事放不开手脚问题。健全廉情监督站、党群服务中心、文明实践站等村级监督、服务平台,为支部建设提供多元阵地。同时,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村干部外出学习、增长见识,深挖培斜的本土文化底蕴,创新打造全市、全区党员干部教育现场教学点,让村干部在干中学、学中干,持续增强文化认同感,提高战斗力,村民对村两委班子的满意率达100%,外来人员到培斜开展红色主题教育超2000场次。

2022年,他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二十大闭幕后,他第一时间投身到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宣讲工作中,深入田间地头、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支部、村委会信心、凝聚力持续提高,全村上下团结一心,铆劲再创培斜新辉煌。截至目前,已面向龙岩市1.4万干部群众开展宣讲72场次,助力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

他是产业发展的开拓者

上个世纪90年代,资源匮乏、人才紧缺,是培斜村一直以来的老大难问题。为此,华锦先大胆突破思想束缚,发展原材料、劳动力、市场在外的竹席产业,先行先试筹资2万元办起了培斜村第一家竹席加工厂。在他的带领下,18个在家党员全部带头办起了竹席厂,全村掀起了办厂热潮,呈现了“家家办工厂,人人有活干”的良好局面。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创办了42家竹凉席厂,培斜村逐渐发展成为年产竹席165万床的“竹席之乡”。

发展竹凉席所取得的不菲成绩并没有让他冲昏头脑,他深知单一产业终将“独木难支”的道理。在2003年初,在充分考察了村里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后,他带头并发动村党员参与,引进优质铁观音、丹桂等茶苗,建造茶厂,种植加工无公害高山茶,统一申请注册“小池牌”商标,规范茶叶销售。目前,全村种植茶叶面积1500多亩,茶叶年总产值达1500多万元。

2013年,农村电商如火如荼,他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商机。他带领村两委干部在村内打造5000平方米的福建首家“淘宝村”;动员思维活跃、熟悉网络的年轻党员、大学生,开设淘宝实体店,销售竹制品和农副产品,农村电商营业额连续2年突破亿元大关。同时,他开始探索多结构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同时,依托培斜当地良好的自然资源和培斜村南部的九溪庐原始森林生态优势,打造培斜乡村游、九溪庐生态游、研学体验文化游等三大旅游板块。目前,已建成集吃、住、行、游、娱、购一体的国家AAA级综合旅游景区,年均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次,营业收入突破4000万元,培斜乡村旅游逐渐成为龙岩打造全域旅游新名片。

他是群众致富的领头雁

“一个人富不是真的富,全村人富才是真的富”。在一部分人富起来以后,华锦先开始考虑带动更多的人致富。2013年,他动员全村村民参与认购发展乡村游股份,实行“村财投入、村民入股、社会经济能人筹资”的“三三制”共建模式,每户每人3000元,全村超过九成以上的村民拥有培斜乡村旅游的股份,实现“人人是股东,户户有分红”的共赢局面。对于贫困户增收,村党支部深化“党建+企业+贫困户”“党建+合作社+贫困户”“党建+土地流转+贫困户”“党建+农村电商+贫困户”等帮扶模式,当好群众脱贫致富的“引路人”,累计为18名困难户就地解决务工问题;帮助8户困难户争取小额信贷40万元,并作为股金注入合作社定期分红,实现每户年均增收3000元;为9户困难户整合流转土地10.8亩,户均增收1329元,增强贫困户的持续“造血”能力,全村困难户实现稳定脱贫。培斜生态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合作社+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2022年,华锦先牵头,打造“红土共富规划”,锚定“中医康养、文化旅游、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完善培斜公共设施、景点,配套夜景灯光秀、特色民宿,吸收威士忌观光工厂、完善研学旅游板块,带动培斜新发展,力争打造“红绿”资源价值转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红土共富示范村。

他是乡风文明的引路人

“富了口袋,还要富脑袋”。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始终是华锦先始终不渝的追求目标。华锦先带领村“两委”干部坚持从群众生活需求入手,着力改善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从群众文化需求入手,着力改善民风,提升群众的文明素质。修建新村、五人足球场、篮球场、步行道、阅览室、乡村大舞台等文化阵地,让村民运动有去处、活动有场所;举办慢生活文化节、春耕文化节、民俗文化节、足球赛等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实施村庄绿化美化工程,建设沉淀池、污水管网,竹席加工废水和生活污水集中到废水净化池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全村绿化面积达15500亩,绿化覆盖率达98%,村容村貌整洁有序,被评为省级“生态村”“生态文化村”;开展“文明家庭”和“文明厂”评比,全村80%的农户和企业被评为“十星级文明家庭”和“文明厂”。

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以身作则,争做改善民风民俗的先行者,大力推进移风易俗。2020年春节,新罗疫情暴发,为倡导节俭过年、过文明年,他鼓励邻里乡亲以AA制的形式,每人自掏腰包50元,在村里就地摆起了“百家宴”,上桌的尽是简单接地气的佳肴,文明节俭蔚然成风;许多村民还自发准备了文艺节目,带来欢乐祥和的气氛,文化味十足,有村民表示:“这个年办得非常有特色,没有一年有这么开心过,平时过年人都较少,今天全村人都很开心,是非常具有象征性的一刻。”华锦先也利用这次团圆饭,向村民汇报一年工作和之后的计划,收集民情民意,共商发展大计。此外,他还积极倡导“既要做富裕农民、更要做文明农民”,从而实现了“四个不见”:“不见大操大办、不见奢侈浪费、不见互相攀比、不见赌毒黑恶”,村里未发生过恶性事件,群众精神文化和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培斜村荣获“全国文明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平安和谐村”等荣誉称号。

他是廉洁奉公的守护员

作为一名支部书记,华锦先认为自身的一言一行都关系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做该做的事,不说不该说的话,带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禁村干部入股培斜建设项目,做好廉情监督。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能够积极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带动村两委党员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增强改革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起先锋带头作用,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华锦先几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以“宁愿苦干不苦熬”的坚守、“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担当、“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逐梦不辍、日夜兼程。一幅“党建、业兴、民富、人和、村美”的美好画卷正在培斜的大地上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杨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