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苏区村迈上绿色振兴路
2024-04-07   作者:卞军凯 林晋如 刘其燚   来源:福建日报

“现在的羊肚菌大小正好!”早晨的山林,罗源县凤山镇苏区村的村民老郑小心翼翼地采摘新鲜的羊肚菌。在高海拔区域生长的羊肚菌,经历了首次低温天气的挑战后,终于迎来了收获。

位于大山深处的苏区村,是我省唯一一个用“苏区”命名的行政村。新中国成立前,苏区村群众全力支持革命斗争,是革命老区基点村。20世纪90年代,为支持水库建设,苏区村又举村搬迁下山,成了库区移民村。

下山后,苏区村群众离现代化生活更近了,却与祖祖辈辈传承的绿水青山更远了,少了产业支撑点。近两年,为了推动振兴、促进增收,苏区村群众在下山20多年后,重新上山,依托绿意葱茏的万亩山林,积极发展林下经济。为帮助群众再上山,当地党委政府积极拓宽山路,并挖掘红色资源,推动“绿色特产+红色文旅”融合发展,让苏区村稳步走好绿色振兴路。如今,苏区村已成为福建省乡村振兴典型示范村。

为革命和建设,苏区村两度“作贡献”

苏区村原名山头面,位于海拔800米左右的崇山峻岭中,地处罗源、连江两县交界地带,由北漈、水尾、芦后、埭下4个自然村组成。这里山高林密,森林覆盖率高达95%。

20世纪30年代,连罗地区革命形势风起云涌。依托山高路陡、易守难攻的地理环境,红军在山头面建立了游击根据地,开展连罗革命斗争。

当时,在山头面设立的牛埕兵工厂,为革命斗争的胜利提供了物资保障。当地群众积极投身革命,共有11人壮烈牺牲。新中国成立后,山头面改名苏区村。

连绵的青山是革命的摇篮,也是苏区村群众的衣食来源。“过去,苏区村群众靠山吃山,也积极养山。”苏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项国盛回忆说,1985年,村里的老支书王朝美带领村民封山育林,在山头面1万多亩的土地上种植杉树,给苏区村积蓄了宝贵的绿色财富。

山头面的生态环境好,年均气温15℃,日照充足,平均相对湿度85%,适合菌菇生长。山上有种植上百年的茶树,还有冬季开花的柃花,由于山中昼夜温差较大,使得柃木的沁蜜成为珍品,养殖土蜂酿蜜是苏区村的传统产业。

就在苏区村群众背靠万亩山林、谋划致富之路时,又一次到了需要他们“作贡献”的时候。1997年,为解决城区生产生活用水问题,罗源县建设苏区水库。为支持水库建设,苏区村实行异地移民搬迁,村民们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下山开启了新的生活。

下山后生活方便了,增收却遇到瓶颈

苏区村新址位于罗源城区南部莲花山脚下、104国道旁。从生活便利性来说,这次搬迁让苏区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苏区村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下山,村民到城里需要走两三个小时的崎岖山路,可谓“上山气喘,下山腿软”。当时,苏区村唯一一所小学位于水尾自然村,其他自然村的孩子去上学,要走三四十分钟的路程。

“过去,我们村有三大困难:孩子上学难,男人娶妻难,病人就医难。”70多岁的老支书王朝美回忆说,“最难的是缺医少药,遇到村民突发急症需要就医时,只能由几名村民抬着下山。有好几次还没到城里,病人就坚持不住了。”

下山后,生活方便了,可生计怎么办?搬迁时,经过苏区村“两委”积极争取,县里和镇里有关部门为每户村民提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让村民靠人力三轮载客谋生。此外,村里还筹资50万元买了附近的15亩荒地,让村民尝试种植水稻,可几年下来收成都不理想。此后,将土地流转到村集体,搭建简易厂房出租,现在已经成为近万平方米的仓储物流中心,每年80%的租金收入分给村民。

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条件的巨大变化,苏区村群众无法再依靠蹬人力三轮车获得满意的收入。因为无田可种,有的村民在城里打工,有的开起了店铺,还有的做起了海鲜生意。不过,也有部分群众因为上了年纪无法打工,又缺乏更好的谋生方式,在增收时遇到了瓶颈。

时隔20多年再上山,到万亩山林“掘金”

村集体收入单一、缺乏主导产业……乡村振兴热潮中,苏区村的产业短板显现。如何拓展新的增长点?这是省派驻苏区村第一书记宋涛一直思考的问题。

“旧村还有万亩山林,如果就这样荒废,实在太可惜了。”脑海里有这种想法的村民不在少数。于是,在搬迁下山20多年后,苏区村集体酝酿,迈出了“重新上山”的步伐,采取“支部领办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林下经济,将生态“好资源”转化为“好钱景”。

去年以来,村集体尝试投资林下种菌。没想到首次种植就迎来了低温天气的挑战,原定于2月初的收获期到来时,羊肚菌却个个都长得瘦小。为了保证羊肚菌的质量,苏区村立马请教专家,为羊肚菌铺上了一层保温的地膜,延长生长周期,终于长到了适合出菇的大小。

项国盛给记者算了一笔收益账:“新鲜的羊肚菌120元一斤。30亩羊肚菌可以增加村集体收入十几万元。”

村民老郑也给自己算了一笔收入账:“种植羊肚菌按天结算工资,一天230元,忙活3个月收入不少。我年纪大了,打工几乎没有岗位。现在不仅能给村里的产业帮上忙,还能赚钱。”

蜜蜂养殖是苏区村的传统产业,过去都是散养。如今,由村党支部牵头将所有养殖户整合,县林业局提供技术指导,并为500箱蜜蜂提供15万元资金扶持。同时,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宋涛牵头,依托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包装工程专业团队精心设计土蜂蜜包装,并采用乡村电商主播等方式带货,让传统产业迎来新发展。

此外,结合红色文化资源,苏区村修复山面区革命武装根据地纪念馆、红军步道,修缮红军兵工厂等,打造茶叶品牌“红军茶”,还在原北漈自然村建起露营基地、白鹇鸟摄影基地,在海拔900米的山巅建起观景瞭望台……昔日人迹罕至的山头面,正成为新的旅游打卡点。

责任编辑:曾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