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德化:党建引领聚合力 乡贤“归巢”助发展
2024-04-22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福建频道

“去年我们新建一座冻库,引进两台烘干机等设备,实现日可加工黄花菜鲜花6000斤的目标,全年累计加工黄花菜干花20余吨,年产值260余万元。”刚回家乡发展黄花菜产业的德化县古春村乡贤苏军辉介绍着去年收成情况。

乡贤是德化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在乡村建设中充分发挥着桥梁、智库和榜样作用,能够为乡村全面振兴凝聚力量。近年来,德化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六个一”工作举措聚拢乡贤力量,为助推德化乡村振兴、经济发展夯基赋能。

“一本台账”明底数

德化县结合县域情况,制定在外乡贤摸排专项工作方案,以镇、村为主体,深入开展在外乡贤摸排行动,18个乡镇党委通过调研走访、群众推介、以贤带贤等多渠道摸排在外乡贤名单,全面了解在外乡贤的具体职业、行业特长等详细信息,分类建档,逐一登记造册建档,动态建立“乡贤数据库”,加强跟踪管理,做好对接服务。截至目前,已摸排德化县在外党政、高知、专技、企业等方面乡贤1594名。

“一通电话”唠家常

“林总好久不见,您这次清明有回家吗?今年公司发展怎么样,有没有需要村里服务的......”清明期间,桂阳乡桂阳村党总支书记林淑贞每天都要拨打好几个电话,联系在外创业的乡贤。

为加强与在外乡贤的沟通联系,凝聚乡贤人才力量,德化深化“党群连心”行动,探索建立乡贤“一月一联系”机制,由村(社区)“两委”成员每月至少1次电话联系在外乡贤,通过说说家长里短、谈谈事业发展、问问困难需求等话题,进一步拉近村(社区)干部与在外乡贤的距离。清明节假期,据统计全县18个乡镇、137个村(社区)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主动与在外乡贤沟通联络,传递乡情乡事、掌握乡贤近况。

“一次走访”叙乡情

德化县建立健全镇、村干部常态化联系走访乡贤机制,驻村挂片领导、村党组织书记每半年至少与在外乡贤见上一面,通过叙乡情、拉家常,加深乡贤故土情怀。

“苏总放心,这个手续审批问题我们乡镇会派专人协助你们,尽量用最短的时间走完程序,不耽误工程进度。”葛坑镇党委书记利用假期走访在外乡贤——元初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苏永胜,了解到他筹备修缮村级家风家训馆和“长者食堂”时遇到建设审批难题,主动靠前做好乡贤服务。

为解决在外乡贤的后顾之忧,让乡贤更具归属感,各乡镇定期走访留守乡贤家属,协调解决困难问题,让家乡成为乡贤最坚实的后盾。清明期间,全县累计实地走访联系在外乡贤360余人。

“一场座谈”话发展

“因为工作原因,太久没有回来,发现家里的变化真的很大。”“家乡的产业很有发展潜力,这家门口的经济真的是十分吸引我,而且政府还出政策扶持,既能受益又能回馈家乡。”......座谈会上乡贤们畅所欲言,对近年来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表示充分的肯定,并围绕乡村振兴、文化传承、人才发展等方面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盖德镇、龙门滩镇、国宝乡等乡镇抓住清明节、中秋节、春节等节假日乡贤回乡的有利时机,组织开展乡贤座谈会、恳谈会、联谊会等,引导乡贤围绕营商环境、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乡风文明等出谋划策、建言献策,让乡贤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新动力。在清明假期,全县累计开展镇、村乡贤座谈会、恳谈会、茶话会、联谊会等活动37场次,参与乡贤人数430多人。

“一批政策”筑暖巢

“安成青年创业园是‘政府参与、高校共建、行业联动、企业搭台、学生创业’的低门槛草根创业基地,内设130多个陶艺创作工作室和电子商务创业的服务空间,以青年大学生为创业主体,先后有1000多名创客进驻园区创业。”安成青年创业园负责人曾振辉介绍。

在德化,像曾振辉一样的乡贤数不胜数。近年来,德化县坚持先“筑巢”后“引凤”,以县、镇为单位,出台各种乡贤回引政策、优惠政策,搭建乡贤返乡创业平台,鼓励发展资金回流、项目回归、信息回传、人才回乡的乡贤经济,积极营造乡贤返乡创业的良好氛围,实现家乡与乡贤的“双向奔赴”。

“一份规划”展蓝图

德化县各乡镇立足镇村发展实际,发挥在外乡贤在产业、人才、资金、信息等方面优势,重点在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方面绘制发展规划,策划一批可落地、有特色、质量高的产业项目,更好借力乡贤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比如,龙浔镇丁墘村通过国家农综改革项目,建设凤翥白瓷古镇,吸引陈孝业等一批乡贤返乡创业,推动发展民宿、木纹胶泥瓷等产业。

责任编辑:曾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