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要素流动通道 破题乡村振兴
2024-06-25   作者:陈容   来源:闽东日报

近日,福鼎市有关部门正加速制定要素托管(白茶管护)运营方案。

福鼎现有茶园36.2万亩,可采摘面积30.5万亩。福鼎市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张青碧介绍,该“托管”拟通过政府管控、平台联动、村集体落实,再由市场有偿认领管护,破解福鼎白茶现有茶企基地化茶园的责任认领、生态管护、品质认证、利益联结等难题。

乡村产业振兴离不开农村人才、土地、资金等各类要素的配置。过去,由于确权难、评估难、流转难等问题,农村果棚、茶园、渔排等“非标”生产要素不能作为银行贷款抵押物,无法转化为资金用于支持农村农业发展。为破解这一难题,2021年1月,福鼎市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创新研究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机制配套流转融资平台运营服务。同年8月,福鼎农村生产要素流转服务中心成立;9月,全省首个农村生产要素流转平台在福鼎上线。

打开“福鼎市农村生产要素流转平台”,要素登记、要素融资、要素流转、供需市场查询、要素评估等功能一应俱全,各类金融产品信息一目了然。涉农主体可以通过平台发起申请,平台连接部门,加速农村各类生产要素从资产到资金、到资本的盘活转变。

为规范运转,福鼎市先后出台《福鼎市盘活农村生产要素融资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福鼎市盘活农村生产要素融资操作细则的通知》《福鼎市农村生产要素流转市场管理规定(试行)》和《福鼎市农村生产要素融资服务管理规定(试行)》等,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和运作体系。

实践3年来,福鼎将农村各类产业资源要素以“类资产”操作、大小流转闭环体系、数据管理与应用等方法破解着各类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瓶颈,更通过金融赋能、数字赋能、村集体赋能,解决着全国各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都普遍遇到的关于农村资产资源确权有矛盾、价值难评估、抵押非有效、交易难溢出、投资无保障等老大难的问题。

以白茶产业为例,产业链上的各类经营主体,均迫切期待茶园经营权、茶园林权、茶企厂房、设施农用地、机器设备、白茶存货等农村生产要素的流转难题得以破解,成为有效抵押物,获得金融资本助力,成为有效资产或类资产,实现市场化流动。

2022年12月21日,福鼎白茶大毫茶(华茶二号)发源地——点头镇翁溪村大毫茶母树园3亩采摘权通过福鼎市农村生产要素流转平台评估后,公开挂牌竞拍,最终以每年68.4万元成交,刷新福鼎茶园经营权流转最高价。拍卖所得则由中标企业按年支付,全部作为翁溪村集体收入。

依托“乡村振兴·富村贷”,福鼎农信联社将太姥山镇方家山村的集体生态茶园“资源变资产”,再增加授信,让“资产变资金”,用于白茶仓储中心建设,打通茶园、茶青到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唱山歌,念海经。随着福鼎白茶产业、海洋渔业、乡村文旅产业呈良好发展势头,社会资本、产业资本等蓄势待发,福鼎市积极探索茶园、白茶存货、茶企厂房、民宿等要素盘活方式,配套相关融资产品。其中,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所有权及宅基地使用权、海上渔排养殖权、水域滩涂养殖权、船网指标、海域使用权、林权等为质押物,创新“渔排养殖贷”“渔船贷”等金融产品;针对劳模、党员先锋及优秀共青团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乡村振兴领头人、新农民创业者等人员,创新“乡村振兴贷”“创业贷”等专属信贷产品。

为确保要素融资贷前、贷中、贷后和项目流转事前、事中、事后各个阶段风险可控,福鼎市通过建立要素流转抵押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和贴息政策,引入政策性担保公司和商业保险公司,形成“政府、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风险共担机制,让银行放贷更“安心”。同时,创新资产转换,探索发挥政府平台公司与社会资本合作的兜底作用,将无法流转的不良资产收储,通过清收、重组、核销、打包出售、资产置换、资产租赁等模式,使不良资产转化成良性资产。

“福鼎市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平台搭建经营主体与金融机构等合作的桥梁,为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各类农村生产要素提供盘活服务,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有助于村集体增收、农民致富、企业增效。”福鼎市农村资产资源管理公司总经理王莹介绍说。

据统计,该平台已促成辖区11家金融机构创新63个金融产品,实现融资指数级增长,累计为全市25798个农村生产经营主体授信超66亿元,助力农村16类生产要素流转市场盘活,累计为87个村集体流转集体资源性和经营性资产203笔,成交金额25872.50万元,成为福鼎市实现“百万村财 千万乡财”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今年,我们更大的任务是带动全要素的市场优化要素配置,加快农村生产要素数据中心建设,将原本零散的数据整合,构建‘一个数据中心、两套保障体系、六类应用系统、七张数据云图’的农村生产要素流转新体系,并在做好融资、流转等基础上,积极拓展要素托管(白茶茶园管护)产品等托管业务,持续推进生产要素流转改革。”福鼎市城投、农村资产资源管理公司董事长吴宝日说。

责任编辑:曾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