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至,稻田美,老鳖肥。近日,在南平邵武市水北镇大漠村40亩生态稻鳖立体种养示范区,工人们积极捕捞中华鳖,不少顾客慕名前来购买,一派丰收景象。
工人们正在捕捞中华鳖(朱振山 摄)
“大漠村以前种水稻一年一亩的收益也就五六百元左右,自从引进稻鳖共作模式,在稻田里养鳖以后,不仅水稻品质提高了,而且效益也翻了几番。”大漠村党支部书记杜少军说。
据了解,由于“稻鳖共作”模式大量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能够实现一地双业、一水两用、一亩双收,有效提升了农产品质量,促进了生态环境改善,增加了农民收入。“稻鳖共作模式种出来的大米品质优,而且养出的鳖口味好,没有土腥味,氨基酸营养成份高,深受城市消费者喜爱。这种共作模式很有推广价值,希望未来能在这里建立科研教学基地,实现发展新突破。”前来实地考察调研的集美大学水产学院高级实验师邹文政介绍道。
近年来,大漠村发挥生态优势,积极探寻效益型生态农业发展路子,于2020年创办福建团团稻甲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浙江省海宁生态甲鱼养殖基地引进良种中华鳖,并得到了省级科技特派员团队的挂点帮扶。经过近4年的努力,成功进行了中华鳖大种苗繁育和稻田仿生态养殖。如今,大漠村正在着力推广“稻鳖共作”模式,助力全村粮农增收致富,赋能乡村振兴。(朱振山 王晓云 吴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