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时节,顺昌县郑坊镇的菇农们忙着采收绣球菌、金松耸、赤松茸、蘑菇等,忙着整理各种菇品,忙着装车,忙着烘烤……呈现出一派收获的喜悦。
工人们在车间里修剪刚采下的“绣球菌”。(徐华山 摄)
“想不到食用菌也可以摆脱靠天吃饭的窘境,多亏镇里引进企业带来了技术,如今我们不仅不用外出务工,还提高了收入。”菇农老卢高兴地说。
近年来,郑坊镇始终以“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为建设目标,立足生态资源优势,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以产业带动就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郑坊镇的食用菌发展经历了各类病虫害及极端天气的考验,因此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新技术的应用才能带来行业新收获。”郑坊镇党委副书记杨颖说道。
为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郑坊镇积极与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保持联系,发挥“牵线搭桥”的作用,有效解决了企业生产缺乏技术支撑和科研院所供研对象不足的难题,通过新科技的研发带来行业新突破。目前辖区的浩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达成合作协议,合作产出的“绣球菌”更是凭借高营养、优品相、促环保的特点成为了供应高端餐饮行业的紧俏商品。“绣球菌”的种植填补了闽北地区的菌类种植空白。
浩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菇生产大棚。(徐华山 摄)
“今年预计收获各类菌菇5000多吨,其中大部分是供应四星级及以上的高端酒店,预计产值达8000多万元。”顺昌浩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岳兴介绍道,浩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高度重视科研相关工作,仅鹿茸菇的生产技术转让费用花费约80余万元,公司内技术研发及上下游部门每月发放工资总计更是高达约90万元。
在食用菌技术新应用与科技新研发的同时,郑坊镇食用菌行业发展路径也有新转变。菌菇伴手礼展示区以菌菇的田园写真为背景,摆放了菌菇养成瓶,吸引了不少学者和游客驻足参观,现场人头攒动。传统农产品食用菌与文创、研学、旅游碰撞的火花照亮了乡村振兴的新方向。
“新技术的应用、新科技的研发、新思路的转变将我们郑坊镇的乡村振兴工作推向了新高潮。”郑坊镇党委书记吴丽君自豪地介绍道。据了解,今年顺昌县郑坊镇辖区主要经营食用菌的企业共产各类食用菌约6000吨,产值约5500万元,创造就业岗位180余个,吸引研学文旅群体20批次共计4000余人。(徐华山 傅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