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区民政局”牵手“潭阳社工服务中心 建阳区民政局供图
福建省“阳光1+1(社会组织+老区村)牵手计划”启动以来,建阳区民政局积极动员区级社会组织参与革命老区村乡村振兴事业,推动14个区级社会组织与22个革命老区村结成帮扶对子,实现全区66个革命老区村帮扶全覆盖。各社会组织累计投入资金超1000万元,开展233个项目,惠及15万老区群众。实践中,建阳区总结探索出四个“牵手”,为老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牵手各级部门,为乡村振兴拓宽道路。2021年以来,建阳区民政局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300余万元,扶持20个项目推进老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改善。与区直有关部门沟通衔接,盘活闲置资源,打造“革命老区特产展销服务中心”,作为老区乡村农产品常态化展示平台。目前,已有30多个革命老区村农产品免费入驻平台,惠及老区村民一万多人次,销售老区农副产品总额达300多万元。
牵手当地企业,促进村民稳定就业。建阳区民政局牵线老区村与当地企业合作,以“茶企+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与深加工,吸纳村民灵活与稳定就业。如小湖镇嘉应龙公司整合资源打造生态茶园,黄坑镇竹筷厂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让村民实现顾家与打工两不误,创造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留田村老区村农产品专柜 建阳区民政局供图
牵手社会资源,传递帮扶温暖。建阳区民政局积极链接福建水投集团、中国海峡人才市场等多方资源参与老区乡村振兴。南平市农科所为老区群众开展技能培训、提供优质稻种,助力农户增收;针对茶农与茶企的问题,派出农业专家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提升茶叶种植与加工水平,秦溪村的水仙茶产业规模与效益显著提升。
牵手社会组织,发挥“三社联动”效应。建阳区慈善总会、建阳区白茶协会、潭阳社工服务中心、阳光志愿服务队等多个社会组织通过项目、资金、服务活动等形式,助力老区村发展绿色特色产业,推动小白茶产业快速发展,种植面积与产值大幅增长。同时,指导老区村成立妇女互助协会,开展各类培训并促进妇女就业,人均收入显著增加。
建阳区民政局通过“阳光1+1(社会组织+老区村)牵手计划”,在产业、教育、医疗、科技等多领域形成帮扶模式,立足特色为老区乡村振兴赋能。其中,建阳区温州商会的“四引四共”帮扶模式成效显著,被评为“福建省四好商会”;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则在“非遗技艺”传承保护方面表现突出,培育众多白茶制作技艺传承人,推动“小湖水仙”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秦溪村荣获福建水仙十大茶旅名村。值得一提的是,《精准挖掘小白茶,形成扶贫大产业》案例入选“2020 年社会组织扶贫案例50佳”,且是全国唯一茶叶扶贫典型。
下一步,建阳区民政局将持续加强与社会组织的联系与指导,秉持“源于社会,回馈社会”理念,推动社会组织将自身优势与乡村振兴紧密融合,勇担社会责任,积极投身公益,为老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续写老区发展新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