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南平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作为闽江源头、福建生态屏障、“双世遗”和国家公园所在地,近年来,南平聚焦“争当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加快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的目标要求,以深化绿色发展机制创新集成改革试点为重要抓手,着力护绿、扩绿、兴绿并举,加快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
今年南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着眼生态建设高标准,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典范。”围绕这一主题,参加南平市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对如何持续做好“护绿”“扩绿”“兴绿”文章,交流想法、畅谈思路、建言献策。
持续推进“护绿”
绿,是闽北动人的底色。一方树木、一湾清水,无不让人心旷神怡。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南平市聚焦‘四个全域’目标,全面推行‘巡山交树制’‘巡河交水制’,空气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全省前列,主要流域国、省控断面和小流域断面全部提升为Ⅱ类水以上。这对建瓯接下来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南平市人大代表,建瓯生态环境局分党组成员、建瓯环境监测站站长秦文说,“建瓯作为农业大县,水、陆、山资源丰富,2025年,建瓯将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开展污水治理补短板攻坚行动,持续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尽锐出战确保全域稳定达标Ⅱ类水,守护好蓝天、碧水、净土。”
对于做好“护绿”文章,市政协委员、顺昌县七台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廖谢茗也提供了建议,“自然保护区是生态保护的排头兵、自然教育的桥头堡,是生态保护工作中最耀眼的一张名片。”在廖谢茗看来,近年来,南平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区工作,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显著成绩。他建议,要加快建设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主体、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以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把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物种栖息地保护起来。要不断引进高水平的科研院所智力团队,做好生物资源调查,发现更多的珍稀野生动植物。同时,完善宣教体系,吸引更多的人关爱保护区建设,为南平奋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凝聚更广泛的力量。
持续推进“扩绿”
执绿为笔,将山河妆成锦绣,筑牢生态屏障,南平坚持创新思路,先行先试,不断做好“扩绿”文章。坚持科学造林绿化、深入实施森林“三改”技术措施、“四防一提升机制”、林地林相规模化花化彩化改造、“一元碳汇”等创新实践是南平绘就生态文明画卷的生动注脚。奋勇争先,再续精彩,代表委员为持续“扩绿”建言献策。
柏油路宽敞通畅、院落干净整洁,畲族文化彩色墙绘与周边绿水青山相映成趣……在顺昌双溪街道下沙村,青山环抱之中,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正徐徐展开。
“我们积极抓住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华阳山风景旅游区的资源优势,成立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开展‘下沙村共享农庄生态银行’试点,整合土地、文旅、森林资源,让‘沉睡资源’变‘鲜活资产’,通过村、企、民,共商、共建、共创,促进资源共管、共治、共享。”市人大代表、顺昌双溪街道下沙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香全说起现在村里越过越红火的日子,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入挖掘弘扬闽北生态文化,我们将继续在生态旅游上做文章,未来将集中对村中民宿进行统一改造,建设富有闽北特色畲族文化民宿,吸引更多人来这,感受闽北生态之美。”
在南平市政协委员、邵武市林业局总工程师饶显生看来,做好扩绿文章,科学推进国土绿化,是擦亮美丽南平生态底色,增厚“绿色家底”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饶显生说,这些年,南平深入实施全国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闽西北山地丘陵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一批重大项目,科学推进造林绿化,深入实施森林“三改”技术措施、林地林相规模化花化彩化改造提升工作,让南平“绿有余、美更足”。邵武市在积极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促进林下经济适度规模化发展、拓展“用绿”空间助力农民增收等方面下深功夫,提质与扩量并兴。他建议,要推广深化“森林生态银行·四个一”股份合作经营模式,流转更多林下发展空间。要谋划林业好项目,抓实项目引擎,持续美化林相、优化林相结构,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要加快发展林业新质生产力,引进、培育科技人才,为林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重要支撑。
持续推进“兴绿”
如何更好地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让群众从绿色高质量发展中获益?持续创新“兴绿”举措,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是关键。
“这是我们收集到智慧茶园内一些关于碳计量的有关数据,目前还在不断完善,期待数据价值的发挥。”南平市人大代表,武夷山茶业同业公会党委副书记、武夷山市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元海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不久前完成建设的武夷星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数据中心。近年来,武夷星茶业聚焦“双碳”目标,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努力为南平茶产业的绿色发展添砖加瓦。郭元海呼吁,要加大对茶园碳汇工作的宣传,让更多的茶企、茶农了解碳汇、参与碳汇,充分激活武夷山绿水青山中蕴藏的资源优势,把茶园“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在茶产业中落地生根。
“发展林产品加工业是促进‘两山’转化的重要途径。”市政协委员、建瓯市林业局办公室负责人黄鸿青建议,要坚持以二促一带三,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做强做大木竹加工、森林食品加工、林产化工等产业。要加快林下空间流转利用,科学发展林下经济,鼓励林下产品开发与生产加工,培育一批林下产品企业。同时,加大林业碳汇推广力度,拓展“一元碳汇”应用场景,多举办一些“零碳活动”“零碳会议”,鼓励企业、单位、个人自愿减排,购买林业碳汇实现碳中和。要进一步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按照“有偿使用”的原则,实行“用绿补给绿”等,逐步提高生态补偿标准,提高生态产品价值。
走进闽北,山、水、城相连,写就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会场内,关于如何加快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的话题,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会场外,更多以绿为笔、逐绿而兴的创新实践在南平落地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