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文明之花绚烂绽放 群众生活焕发新貌
2025-01-13   作者:陈颖 黄琛   来源:闽北日报

走在闽北的乡间小道上,文明标语处处有、文明行为时时见、村容村貌整洁美观、村规民约口口相传……处处劲吹着美丽乡村的文明新风,绽放着绚烂的文明之花。

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举措,对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促进现代乡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南平市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把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有针对性地加强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大力破除陈规陋习,引领建设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移风易俗 激发乡村治理新效能

“过去,我们办红白喜事,都是一大笔开销。现在按照村里的红白理事会章程来办,大伙儿办大事不攀比,减轻了自身的生活负担。”延平区西芹镇坑布村村民康华文说,这几年来,红事新办、白事简办、小事不办的新风尚在村中已蔚然成风。

整治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这是南平市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的缩影。

近年来,南平市先后印发《南平市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规范村规民约修订工作的通知》,修订《南平市文明村镇测评体系》,建立“南平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市委文明办牵头,召集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等29个单位部门,将乡风文明和谐作为村党组织达标创星的重要内容,协调、指导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通过统一规范村规民约,全市1635个村委会完成村规民约修订,1037个村委会建立了村规民约‘红黑榜’公示制度,1084个村委会组建村规民约‘执约队’。”市委社会工作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充分发挥村(居)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修订村规民约,并将文明新风、移风易俗、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规范引导村民的日常行为。

乡村振兴,文明乡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南平市还开展文明实践积分试点工作,把参与公益活动、践行移风易俗、开展环境整治等作为积分项目,建立群众文明档案,实施文明积分褒奖激励,设置文明积分“爱心超市”,村民通过文明积分可在超市兑换生活物品,鼓励了村民参与志愿活动,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文明乡风。

去年以来,全市围绕移风易俗,开展“文明新风浸润行动”“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活动330余场次,参与群众近10万人次;开展“推进移风易俗 拒绝高额彩礼”法治宣传活动35场次,受众人数2万多人;联动开展“展风采 家故事”好家风展演展播等家风家教主题文明实践活动140余场,引领2万余名群众参与其中。

以文化人 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培育文明乡风是关乎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大事,更是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南平市着力打造精彩纷呈的群众性文体活动——

光泽县寨里镇举办“弘扬婚育新风 促进健康幸福”文艺汇演,其中《移风易俗树新风》以农村男女老少喜闻乐见的群口快板形式宣传移风易俗政策、倡导农村新风俗新风尚;

武夷山市五夫镇兴贤村积极开发利用朱子文化资源,举办朱子国学课、朱子婚礼、朱子敬师礼、朱子成年礼活动,利用老旧民房打造以隐修文化为主题的“云隐民宿”和朱子家宴为主题的“文公食堂”,传承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政和县创新“乡村春晚”模式,节目贴近村民的生产生活实际,对农村群众革除陋习、陶冶情操、振奋精神,自觉主动参与村庄管理,提升农村自治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

全市118个乡镇、1636个村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根据实际打造“银发宣讲团”“讲习班”“微宣讲”“科特派助农志愿服务队”“吃茶说理”等品牌队伍和项目,通过“文艺+宣讲”“文艺+展演”“非遗+宣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开展“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声音进万家”“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红色讲坛”等主题宣讲活动,以及理论宣讲、我们的节日、移风易俗、新型农民技能培训、农民丰收节、倡导绿色生活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6万余场次,每年常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上百场次。

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活动、节日民俗活动、文化娱乐活动和经典诵读活动,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着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建立留守儿童、老人等特殊群体帮扶库,常态组织上门服务,利用乡村少年宫开展非遗文化技艺传承、红色文化故事汇等课程,丰富乡村孩子生活。

同时,南平将松溪“吃茶话事”、武夷山“摆茶说理”等作为延伸基层治理触角的机制载体在全市推行,以闽北传统文化习俗“吃茶”“摆茶”破局,用好以理论宣讲团、党校教师、职能部门业务骨干、青年骨干为支撑的专家队伍,传播党的理论和政策,引领带动群众自发参与其中,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构建具有南平特色的和美乡村。

示范引领 树立乡风文明新榜样

引领乡村新风尚、共建文明家园。市文明办与农业农村局联合制作环带“六美”乡村建设标准口袋书,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移风易俗等内容纳入乡风美要求,分发到“环带”251公里范围之内的203个村,深化移风易俗,倡树文明乡风。

因地制宜培育特色品牌案例,挖掘建阳溪源村、书坊乡,浦城党溪村等13个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培育30个“乡风美”示范样板。

在武夷山市五夫镇、延平区巨口乡、邵武市龙斗村等召开现场推进会,推广五夫镇大力发展农业产业、打造朱子故里文化产业、建设法治新农村、推进移风易俗,以及巨口乡古厝保护、发展旅游经济、家训带乡风,龙斗村践行新思想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等先进典型经验。

近年来,南平市积极开展文明事迹选树活动,把与老百姓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群体作为选树对象,积极发挥好党员、乡贤、榜样等群众身边典型的作用,强化道德培育。

每年持续开展“星级文明户”“庭院星”“好邻居”“好婆媳”“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并将好家风好家训、道德先模事迹、乡贤事迹等改编成故事集、文艺节目、戏曲、朗诵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村晚、文化下乡、文艺晚会、道德讲堂、新媒体、动漫等形式强化宣传。

通过挖掘朱熹、李侗、游酢等有关诗词格言、家风家训,整理革命历史人物勤俭廉政的典故,建设家风家训走廊和乡贤馆,宣传群众身边的致富带头人、新乡贤反哺公益、修桥铺路等事迹,用身边的榜样带出好乡风、好家风、好民风。在村里开设“国学讲堂”,开展了“推乡贤、学乡贤”活动,推选威望高、能带头、品德好的乡贤为学习榜样,以乡贤精神激励村民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同时,制作“向文明榜样学习”“文明村镇巡礼”等系列宣传片17期,将全国、省级文明村镇在文明户创建、文明实践、环境整治等好的经验做法拍摄成系列宣传片,在电视台、微信公众号、新媒体等广泛宣传,推广先进经验做法。

目前,南平市已有全国文明村镇16个,省级文明村镇83个,市级及以上文明乡镇91个,占比83.5%;市级及以上文明村507个,占比30.99%,县级及以上文明村1069个,占比65.38%。南平市延平区炉下镇斜溪社区村为福建省唯一入选21个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11个村被列入省级“文明乡风联系点”。

文明植阡陌,新风沐乡野。如今,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吹遍闽北,一幅乡景美、乡风淳、民风正的文明乡村新画卷,正在南平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谢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