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泽崇仁镇:寻见古韵,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
2025-02-21   作者:元喆翰 何英   来源:东南网

“文化不是一年一生的草木植物,而是延续千百年的参天大树;不是凝固的雕塑,而是流动的活水。”为了做好文化自信的时代课题,崇仁镇立足实际充分挖掘当地特色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与群众生活相交融,将“古朴”与“新潮”结合,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光彩。

中药技艺体验“零距离”


d5e6c72a-4cd3-4a56-a766-f25ac48845e2_watermark.jpg

“建昌帮”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在建情况 光泽县委宣传提供

从山野中的草木到治病疗伤的中药,需要经过“炮制技艺”的升华。全国四大中药炮制技术流派之一“建昌帮”发祥于江西省南城县,抗日战争时期在福建生根发芽,并衍生分支出“光泽建昌帮”。

在光泽县崇仁镇,厚朴、七叶一枝花、多花黄精等药材遍地可见,长势喜人,都得归功于武夷山国家公园丰饶的土地和湿润的气候。“现在田里除了水稻种植,还能进行药材轮作,林下经济套种的药材也将迎来丰收,村民们现在挖开泥土都能找到致富的‘密码’。”崇仁镇崇仁村书记黄庆福说道。

诸多道地药材在此就能触手可及,在良好的药材种植背景下,让建昌帮中药炮制技艺有了可靠的依托。2019年,光泽建昌帮中药炮制传统技艺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传承至今,2024年底,崇仁镇围绕“古街+康养”的模式,以“建昌帮”作为“药引”,以承天农林道地药材作为“药方”,将古街一处面积约10亩的老旧破房收储盘活,打造集建昌帮展示馆、名医工作室康养、理疗、药浴、药膳为一体的“建昌帮”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

“该中心预计于今年3月完工,这将完善‘建昌帮’的应用与功能,融合现代康养理念和古街畅游的理念,让游客在独具特色的中药康养古街中,体验从传统的中药炮制到个性化的养生方案。”崇仁镇党委副书记邹斌介绍道。

山水一色奏响“富民曲”

崇仁镇纣王坝航拍 光泽县委宣传部提供

冬日里,河流都步入枯水期,但在崇仁镇共青村仍能看到宽阔的河面,行驶竹排与河面相映成趣。“我就是这个村上土生土长的人,这都要归功于一条古老的拦河大坝——‘纣王坝’,其独特的暗渠设计能够在干旱的季节,汇聚地下水资源,发挥灌溉功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通过明、暗渠的结合能够灌溉周边近万亩良田。”崇仁镇党委政法委员杨建华介绍道。

2022年10月,纣王坝正式被省河长办、省水利厅确认为全省河湖文化遗产。近期,崇仁镇已启动纣王坝保护开发工程,并创造性地将自然景观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周边精心规划、建设“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山水垂钓基地和湿地公园,为游客提供亲近自然的休闲乐园。

靠山护山,临水敬水。现在的共青村村民早已改变了发展理念,在纣王坝下游做起了水上的竹产业。“现在气候干燥,我们会先砍好竹子,把里面的水分晾干,等过了年,天气暖和点,到来年二三月就可以制作武夷山景区预定的大竹筏了。一年下来,就做竹筏这一项,我就能收入三四万元。”村民严必水说。

绿树成排,天水一色,在这幅如诗画卷中,崇仁镇赋予了这一抹山水更丰富的色彩。日前,崇仁镇北溪湿地改造提升项目正在如火如荼的施工中,串联纣王坝-共青内河-北溪湿地,打造水韵体验路线,重现崇仁古街明清繁荣景象。并将引入传统竹筏游览项目,全面地将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旅游相整合,让游客乘竹筏、赏美景、饮好茶、品文化,既增加群众收入,又能丰富‘古韵崇仁’旅游品牌内容。

商周文化赋能“乡村游”


游客参观池湖驿展馆 光泽县委宣传提供

“池湖商周遗址是我县唯一一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正是这个遗址把福建省的人类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200多年,遗址中的墓道与当时中原都城堰师安阳殷墟帝王墓的构造高度相似……”崇仁镇青年讲解员何英向研学团队讲解道。

象鼻盉、原始瓷尊、石戈、石矛以及特有的云雷纹……越来越多文物被发掘。自2024年4月池湖驿正式对外开放以来,集“共青团史展陈馆”“福建古文明遗址展示馆”“青少年古文明研学基地”等内容为一体的团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已接待参观研学团队100余批次,游客人数超6000人,让更多人了解到3500年前闽北地区灿烂的商周文化。

秉持着“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原则,崇仁镇积极与闽台乡建乡创团队深度合作,将经典的印纹硬陶——象鼻盉和原始瓷尊融入崇仁宣传非遗的IP矩阵,在村庄入口的小品装饰和美丽庭院间的墙绘都有它们的身影,在新时代现代化的乡村里见证福建古文明的保护和发展,实现文化遗产的活化传承。

“我这还是第一次见到村里有自己的文物展陈馆,展示了当地出土的文物陶器,并结合了现代3D打印技术制作的象鼻盉纪念品让我们对商周时期的器具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游客小江说道。

文化赋予了乡村更多底蕴,崇仁镇将持续探索更多“文化+旅游”“非遗+康养”等文化活化路径,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厚植乡村文化根脉,让群众守得住“根”,留得住“乡愁”,看得见“远方”。

责任编辑:黄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