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荣:金融助力“非遗技艺”庭院经济发展
2025-04-23   作者:刘源 陈丽彬   来源:闽东日报

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有力支撑。今年1月,柘荣县小红鞋文创有限公司在助力乡村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资金难题,作为靴岭尾村“市级信用村”建设主办行,柘荣农信联社了解情况后,积极对接相关负责人,强化融资融智融情服务,为该公司提供50万元的资金支持。

据了解,柘荣县小红鞋文创有限公司是一家由城郊乡靴岭尾村党支部成立的,以非遗剪纸文化、特色农产品为亮点,整合农文旅等产业资源的农民文创企业。依托支部领办非遗文化产业发展,这个曾经的软弱涣散村如今农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研学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研学团队纷至沓来,实现了由“剪纸产业”带来的多元发展。

近年来,柘荣县依托非遗传统技艺资源,培育“庭院+非遗技艺”的特色庭院经济模式,引导农户以家庭为阵地,把农家小院建成非遗庭院工坊,开展剪纸、彭鼓技艺展示,并植入文创开发、推广销售、公益培训、文旅体验等新业态,实现非遗保护传承与价值转化。

靴岭尾村便是依托非遗剪纸技艺实现“华丽转身”,通过活化剪纸技艺,打造“清新乡野、文创田园”,走出一条“非遗+旅游”的特色乡村振兴路,“妙手”剪出文旅兴村的锦绣画卷。乡村振兴过程中,柘荣农信联社为靴岭尾发放贷款68户共计605.58万元,助力靴岭尾村一二三产业发展。

闽东“制鼓第一村”霞洋村也是金融助力非遗文化“庭院经济”的受益村。霞洋村制鼓技艺传承逾百年,从未间断,在宁德各县(市、区)乃至福州罗源、连江等地颇负盛名,产品深受欢迎,广销福建、浙江、江西、湖南等地。2022年,彭鼓(也称竹钉鼓)制鼓技艺被列入宁德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

近年来,该村积极融入鼓文化,着力打造非遗文化特色村,建设非遗庭院工坊,推动研学与乡村旅游。作为霞洋村“市级信用村”建设主办行,柘荣农信联社着力推动金融服务下沉,全面对接走访村民,精准满足金融需求,发放贷款208户、2453.9万元,为霞洋村的发展焕新注入金融动能。

金融活水的润泽让非遗文化在柘荣县遍地开花。截至目前,柘荣农信联社为非遗传承相关产行业累计投放信贷资金超1000万元。接下来,柘荣农信联社将进一步深挖县域非遗文化,在文化发展各环节提供金融服务,让非遗文化活起来、火起来、强起来,在产业土壤生根,在消费市场绽放。

责任编辑: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