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四好农村路”提质升级 擘画乡村振兴新通途
2025-08-29   来源:中国福建三农网

一路通,百业兴。一条条农村公路修到了村民家门口,成为便捷出行的康庄大道,更成为激发农村活力、助力乡村振兴的共富路。近年来,泉州市已成功打造晋江、惠安、永春、安溪4个“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以及7个省级示范县,1个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石狮),并获评全国“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地市。

建设提速

路网格局更趋完善

农村公路的改造提升,不仅仅是道路的翻新,更是群众幸福生活的“民生基础”。在洛江区马甲镇杏川村,一条条干净整洁的农村公路铺筑到田间地头,织就成了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路网。

“道路扩宽了,改造后的路面也不再坑坑洼洼,我们出行更便利了。”洛江区杏川村村民杜大伯的幸福感油然而生。2024年以来,杏川村着眼于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累计投入280余万元,推动马甲中学至村主干道路口和村部至湖滨路口2条公路改造。

据悉,全市持续推进“单改双”提级改造、较大自然村通硬化路、危旧桥隧改造及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截至2024年底,泉州市农村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8041公里‌,稳居全省首位,占全省总里程超六分之一;农村公路密度达‌167.29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一。路网密度、技术等级和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昔日“瓶颈路”纷纷变身“畅通路”“致富路”。

公路+产业

赋能乡村齐富共美

农村公路的畅通,极大促进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永春县仙夹镇龙水村通过沥青公路建设,带动传统漆篮产业焕发新生,年产值从30多万元增长至3500万元。南安市九都镇依托便捷交通,吸引多家千万级企业入驻,推动低空经济发展。蓬华镇凭借县道X331线,发展脐橙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超7.25亿元,带动2300多名农民增收。

泉州还以路为媒,推动“交通线”变“风景线”,打造614公里“美丽农村路”,串联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带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安溪县城厢镇经兜村年旅游营业额超300万元,累计吸引游客近20万人次。

运营融合

客货邮畅通“微循环”

“四好农村路”的效益,最终体现在运营上。泉州着力推动“交通+”融合发展,激活乡村经济“毛细血管”。城乡客运一体化水平持续提升,公交车、预约响应式客车开到了村民家门口。“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已成为日常。更重要的是,“交邮融合”“快快合作”模式深入开展。在晋江市英林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快递包裹、日用百货、农特产品在此高效分拣、中转。“现在快递能送到村,家里种的蔬菜水果、做的特色小吃,网上一下单,很快就能寄出去,方便太多了!”一位正在寄件的村民说。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的完善,有效破解了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和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的难题,为农村电商、乡村旅游注入了强劲动力。

条条大路通乡村,振兴画卷次第开。泉州的一条条“四好农村路”,已超越其交通本身的功能,成为串联起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纽带,持续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注入澎湃动能,助力泉州广大乡村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行稳致远。(泉州市交通运输局供稿)

责任编辑:明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