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至7日,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瓷行千里”实践队赴福建省闽清县开展“中华文脉传承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队员们参观了闽清义窑青白瓷展,在每个展品前驻足观看,认真聆听非遗传承人刘榕冰老师的专业讲解,探访以前只在影视剧中看过、听过的宋元文化,了解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出海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历史,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与感悟。
瓷行千里实践队队员参观索佳艺陶瓷工艺美学
在闽清义窑非遗传承馆内,实践队员们以“瓷”为纽带,体验文化传承,经揉泥、拉坯、修坯,把瓷泥变为各式雏形,体悟制瓷工艺精妙。为探寻追溯古窑历史,实践队还前往闽清义窑青白瓷古窑遗址。在遗址现场,专业人员手持古瓷片,为实践队员们讲解其年代、工艺,从残片细节追溯宋元义窑往昔辉煌。随后,实践队员们徒步探访古窑遗迹,亲身感受千年窑址的历史厚重,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与宋元时期的对话。
瓷行千里实践队队员体验陶瓷手工制作
让闽清义窑文化走出展馆落地乡野,是此次实践的重要课程。在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内,实践队员们和工作站的工作人员一起梳理了当地乡村发展的优势与短板,探讨以非遗传承助力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
实践队员们开展助农产品直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队员还走进田间地头,发挥专业优势调研闽清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向当地村民详细了解橄榄、茭白等特色作物的种植技术、产量及销售情况,结合电商、品牌设计等现代手段,为当地非遗手工产品和农产品销售提出营销创新方案,助力闽清优质产品开拓市场、打开销路。(福建技术师范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