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跃时:种企当好改革“排头兵”
2017-03-15   作者:王澎   来源:农民日报

  近日,了全国政协委员、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董事长伍跃时。

  :农业供给侧改革“保障有效供给”目标的实现,主要还依赖于创新。与此同时,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永远离不开种业,任何一种农作物的种植都必须以种子为基础。种业企业如何当好“排头兵”?

  伍跃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的“优”、“绿”、“新”三大调整要求,本质都指向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粮食领域维持多年的“三量齐增”现象说明,种业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但是,产能过剩的本质是劣质产能过多,优质产能实则匮乏,因此供给侧改革的本质是要实现优质产能的供给,核心途径是创新。

  以隆平高科为例,公司率先从“单一高产”转向“安全优质高效”育种,并调整产品结构,主动淘汰一批旧品种。经过创新,最近几年诞生了“隆两优”、“晶两优”两大新品种系列,且普遍表现出高抗、高产、广适,耐极端天气等特点,非常适合规模化种植,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同时,达到二级米质,口感和营养得到全面提升。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是突出问题之一,要保护农民利益,就要先解决谁来种地、如何融资、怎么保险等基本问题。这三方面目前存在哪些问题?相互之间有怎样的联系?隆平高科目前有哪些尝试?

  伍跃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手段,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是目标,那么它的一个重要的落脚点就是农民增收、致富。

  首先,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所以我建议,一是政府投入职业农民培育的资金比例要调整到10%~15%;二是构建三元一体(政府、院校、企业)的培育体系;三是将农业企业的客户培训纳入政府培训经费资助范畴,培训时间与农业生产季节灵活适应。今年1月,隆平高科在持续多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了隆平大学,专门从事这项工作。截至到今年3月份,我们已经有34家基地获准入选农业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库,是目前全国最多的农业企业。

  其次,有了人还得有资金,要让村镇银行成为现代农业的“源头活水”。具体来说,今后的种植大户要创业、要发展,就一定要有资金来源。由于目前的政策规定,单一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10%,导致最接近农业一线的农业企业参股村镇银行遭遇天花板。因此我们希望,放宽限制,甚至让部分优势农业龙头企业成为大股东,最大限度发挥农业企业产业优势、贴近农村、熟知农民和农业风险的作用。

  第三,有人有钱还要有保障,现代农业需要农业保险保驾护航,避免农户因灾返贫。目前,农业保险覆盖的成本只包括种子、化肥、农药、机耕、地膜等直接物化成本,赔付标准为360元/亩左右,而没有包含土地流转成本(种植业优势核心区超过600元/亩/年),一旦发生大的灾害种植大户很可能破产。因此,建议针对新型种植经营主体开设“基本险+土地成本附加险”的保险产品,减少新型种植经营主体因灾害不能恢复再生产的能力。同时,建议将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全部纳入种业生产保险范围,国家、省级承担70%~80%,县级承担10%~20%,农户承担10%。去年4月,隆平高科也与中国人保财险在长沙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农作物制种生产保险、种企无忧全流程组合保险、融资保障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根据中央一号文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是关键目标之一。种业如何保障有效供给?

  伍跃时:目前,政府农业服务资源的供应与农业主体需求存在脱节,供给与需求没能形成良性的正向循环,不能很好的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日益旺盛的精准综合农业服务需求,同时缺乏精准综合农业服务方案的示范和推广。因此,我们建议,以种业龙头企业为核心,打造精准综合农业服务生态圈。农业产业链的源头发端于种业,种子作为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科技和其他生产要素共同发挥作用的重要载体。种业企业最容易结合土壤、气候、肥料、植保、农机甚至粮食加工、贸易、农业金融等结合品种特性提供精准的产业链条综合服务方案。这方面,隆平高科在去年专门成立农业服务公司,在精准种植、耕地修复与开发、品质粮交易等方面做积极探索。

责任编辑: